1、总量规模


(资料图)

“错误与遗漏项”法: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错误与遗漏项表示外汇储备变动额与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之和的差值。该项为正,说明存在热钱流入;该项为负,说明存在热钱流出。这是用来估算热钱规模的最简单的方法。用该法估算的热钱规模,在2001 年出现49 亿美元的热钱流出之后,随后出现了三年的热钱流入,而且规模从2002 年的78 亿美元大幅增加至2004 年的271 亿美元,之后的两年出现了168 亿美元和129 亿美元的热钱流出,但在2007 年则出现了164 亿美元的热钱流入。

残差法:残差法是世界银行用来估算热钱规模的常用方法,即用外汇储备的增加量减去贸易顺差和FDI 的净流入量。可以看到,虽然2005 年和2006 年的热钱流入有所减缓,但是总体来讲,我国的热钱流入规模保持上升态势,值得注意的是,2008 年一季度的热钱流入竟达到852 亿美元。

按照这种方法估算我国现有的热钱规模大约在4200 亿美元左右,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不能准确估算通过贸易渠道和直接投资渠道流入的热钱,因此,实际热钱规模要大于4200 亿美元。

2、分渠道规模

贸易渠道流入规模:与2001 年至2004 年的平稳增长态势相比,自2005 年开始,我国的贸易顺差出现大幅上涨,而在此期间,我国的贸易结构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还是以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特征的出口加工贸易为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此期间贸易顺差的异常变化理解为与贸易渠道的热钱流入有关。2001 年至2004 年我国的贸易顺差年均增长率为22%,据此推算2005 年至2007 年的实际贸易顺差,然后根据账面贸易顺差与实际贸易顺差的差额估算热钱流入规模。估算2005 年至2007 年我国由贸易渠道流入的热钱规模分别为647 亿美元、1356 亿美元和2181 亿美元。

直接投资渠道流入规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FDI 数据与商务部公布的实际利用外资数据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表明FDI 中有部分资金没有用于实体经济部门,可以简单地看作是通过FDI 渠道流入的热钱。估算的热钱流入规模,从2005 年开始,热钱开始通过FDI 渠道流入,2007 年通过该渠道流入国内的热钱规模达557 亿美元。

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债渠道流入规模:如前所述,部分热钱混入外商投资企业从国外出口商、国外企业和私人的借款中流入国内。可以看出,2003 年至2005 年的三年间,外商投资企业的该类借款并没有明显增加,但是2006 年和2007 年的该类借款增加明显。另一方面,这期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数量的增长幅度也不大。因此,可以将此类外债在2006 年和2007 年的增量与此前三年的增量平均数大致看作热钱通过该渠道的流入规模。据此,2006 年和2007 年通过该渠道实现热钱流入36 亿美元和42 亿美元。

通过对分渠道热钱流入规模的估算,可以看出,我国热钱大多形成于2005 年之后,截至2007 年末总的热钱规模在5200 亿美元左右,考虑到2008 年第一季度的情况,估算的热钱总规模在6000 亿美元左右。但是,对热钱的分渠道估算会把正常的资金流入也计算在内,因此,实际热钱规模应该不会有这么大。

按照总规模和分渠道规模估算的现有热钱规模,考虑到总规模估算的低估以及分渠道估算的高估影响,我们认为,我国现有热钱在5000 亿美元左右。

进一步地,我们认为自2005 年汇改之后,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加上国内A 股市场出现牛市行情,热钱流入规模逐渐扩大,2008 年由于国内出现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减缓通胀压力的预期愈发强烈,更加刺激了热钱的流入。

从流入渠道考虑,我们认为贸易渠道是目前国外热钱的主要流入通道,其次为直接投资,其他如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债、职工报酬及个人汇兑等渠道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已经实现经常账户的完全开放,资本可以在经常项目下自由流动,相比受到管制的资本账户下的资本流动而言,热钱通过贸易渠道流入更加便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