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说大师马克.吐温屡炒屡输。

股市存在风险,美国著名幽默小说大师马克.吐温曾在其短篇小说《傻头傻脑威尔逊的悲剧》中借主人公威尔逊之口说出一句名言:“十月,这是炒股最危险的月份;其他危险的月份有七月、一月、九月,四月、十一月、五月、三月、六月、十二月、八月和二月。”

如此说来,月月都是危险月!这不仅仅是马克.吐温的一句幽默之语,其实也诉说了他自己在股市中的切肤之痛。当年,马克.吐温曾经迫于还债压力,进军股市希冀大捞一笔,但是结果屡战屡败,屡炒屡输,最终只换来一句“威尔逊”的名言。


(资料图)

牛顿炒股巨亏,叹言“算不准人类的疯狂”

大名鼎鼎的牛顿就曾做过一个疯狂的股民。1711年,为攫取蕴藏在南美东部海岸的巨大财富,有着英国政府背景的英国南海公司成立,并发行了最早的一批股票。当时人人都看好南海公司,其股票价格从1720年1月的每股128英镑左右,很快增值,涨幅惊人。

这时候牛顿恰巧获得了一笔款子,加上他个人的一些积蓄,看到如此利好消息,就在当年4月份投入约7000英镑购买了南海公司股票。很快他的股票就涨起来了,仅仅两个月左右,比较谨慎的牛顿把这些股票卖掉后,竟然赚了7000英镑!

但是刚刚卖掉股票,牛顿就后悔了,因为到了7月,股票价格达到了1000英镑,几乎增值了8倍。经过“认真”的考虑,牛顿决定加大投入。

然而此时的南海公司已经出现了经营困境,公司股票的真实价格与市场价格脱钩严重,此前的6月英国国会通过了“反泡沫公司法”,对南海公司等公司运行限制。没过多久,南海股票一落千丈,到了12月份最终跌为约124英镑,南海公司总资产严重缩水。

许多投资人血本无归,牛顿也未及脱身,亏了2万英镑!这笔钱对于牛顿无疑是一笔巨款,牛顿曾做过英格兰皇家造币厂厂长的高薪职位,年薪也不过2000英镑。

事后,牛顿感到自己枉为科学界名流,竟然测不准股市的走向,感慨地说:“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的疯狂。”

马克思牛刀小试收获颇丰

与牛顿的一掷千金相比,马克思的炒股规模小得多。1864年,马克思当时在伦敦做研究工作。经济上他一直比较拮据,依靠恩格斯等友人的资助。

当年5月,马克思的一个朋友去世,在遗嘱中特意请人把600英镑的遗产赠与马克思。这给了他在股市小试牛刀的机会。

经济学造诣颇深的马克思便决定投资英国股市。于是他参考伦敦“金融时报指数”回升的好时机,分批次购买了一些英国的股票证券,之后他耐心等待市场变化,在他认为政治形势和经济态势供应了良好的投资机会,股票价格开始上升一段时间后,就迅速地逐一清仓。

通过这一番炒股操作,马克思以600英镑的本金赚取了约400英镑的净利润。

凯恩斯炒股炒出一番理论

相比马克思的短期炒股小游戏,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炒股经历则不仅很长,而且也能长期保持较好收获。

凯恩斯在做经济学研究之余也常常在业余时间运行投资,他36岁时的资产只有约1.6万英镑,到62岁逝世时就已经达到约41万英镑了。在这些个人资产中,炒股赢利占了大头。

不过,凯恩斯也不是常胜将军,但是在股海沉浮中的那份坚持让他常常能走出低谷。1928年他以1.1英镑的价格买入1万股汽车股票,不久这个股票一度跌至了5先令,但是凯恩斯没有自乱阵脚,他一直等待,到了1930年,终于等到股价回到他的买入价之上。

凯恩斯的特别之处在于他通过自己炒股的经历还提出了经济学理论,其中就有著名的“空中楼阁”定理。凯恩斯提到:“股票市场的人们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是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做出决定的,所以这是空中楼阁。”简言之,在股票市场中,大众的偏好很重要。

凯恩斯还曾经提到过一些投机技巧,其中著名的有:投机比投资风险小,鸡蛋应该放到一个篮子里,投资组合不合适,预测走势要看群众心理等等。

丘吉尔炒股巨亏50万英磅

1929年,刚刚卸去英国财政大臣之职的丘吉尔和几位同伴来到美国,受到了投机大师巴鲁克的盛情款待。

巴鲁克是丘吉尔的好友,他是一位能干的金融家,也是一名善于把握先机的股票交易商,被人们誉为“投机大师”、“在股市大崩溃前抛出的人”等名号。此番接待丘吉尔,巴鲁克悉心备至,特意陪他参观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在交易所,紧张热烈的气氛深深吸引了丘吉尔。虽然当时他已经年过五旬,但好斗之心让他决心也炒股一试。

在丘吉尔看来,炒股应该就是小事一桩,然而不幸的是,1929年改变世界经济乃至世界政治格局的美国股灾爆发了,丘吉尔回到纽约的时间和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的开始时间恰巧惊人地一致。结果仅仅在10月24日一天之内,他几乎损失了投入股市所有的10万美元(也有资料称约50万英镑)。

丘吉尔还目睹了纽约股票市场突然暴跌后的惨剧:“就在我房间的那扇窗户下面,有人从15层楼纵身跳下去,摔得粉身碎骨,引起了一场严重的混乱,消防队都赶到了。”

这样的残酷事件让丘吉尔感到,炒股绝非儿戏。不过返回英国时,丘吉尔似乎还比较乐观,他认为这场金融灾难,尽管对无数人是残忍的,但也仅仅是一个插曲,最终会过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