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泡泡玛特因要求女性面试者填写生育计划,骤然被推到风口浪尖。该企业回应称,上述做法属个别分公司招聘不规范,对此将积极整改。

泡泡玛特以售卖玩具“盲盒”起家,其产品消费者中女性占大多数。边赚女性钱,边歧视女性,自然令人倍加反感。

更要指出的是,这一行为并不只是歧视那么简单。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2019年2月,人社部等九部门也曾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明确规定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不得将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不得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一家公司堂而皇之将“近期是否有生育计划(限女性)”列在面试表上,是否涉嫌违规违法?显然不是一句道歉就能了事。

再进一步看,对于这种歧视,不少女性其实苦之久矣。近年来,侵犯女性劳动权和生育保障权利的案例屡见不鲜。尤其是随着生育政策放开,育龄女性在职场中遭受不公待遇乃至歧视的现象有增多趋势。不少女性求职者称,面试时总会被问“生没生娃”。这就凸显出了一个矛盾局面:一系列规定虽为女性权利筑起了保护墙,但在现实中,法律法规却屡屡“触礁搁浅”,遭到某些用人单位或明或暗的抵制。

权利保护不能变成“猫鼠游戏”。企业不是慈善机构,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本能,这无可厚非。但与之同时,不能把利益、把成本摆在法律之前。于相关部门而言,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是第一步,还当继续加强和细化配套的惩罚性措施,划定“红线”,标明“雷区”,让法律长出“牙齿”,更好维护女性的合法权益。

“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世界的手。”眼下,三孩政策出台,构建一个对女性生育友好的社会,是相关政策顺利实施的一大关键。长远来看,这也是一个文明社会应有的温度和底色。

(记者:晁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