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们对耕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是基于粮食安全的观念,很少关注耕地系统的生态效应对生态结构和生态功能的影响。随着生态学理论的日趋成熟,从生态效应与生态效益的角度去研究耕地保护,并非仅有保证粮食安全的意义,同样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激发保护耕地内生动力辟出了新的途径。

耕地竞争优势比较

一是功能效益优势。粮食生产赋予耕地在土地利用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粮食生产水平持续提高,保障粮食安全的警惕有所松弛,尤其在追求更高物质需求的刺激下,耕地在土地利用结构中的比重出现了下滑。

二是经济效益优势。在不考虑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资源的情况下,以水稻与水蜜桃两种作物的效益对比分析,正常年景下,一般水稻的平均收益约876元/亩,水蜜桃的平均收益约3100元/亩,水蜜桃收益约是种植水稻的3倍以上。显然,就经济效益而言,耕地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中缺乏竞争优势。

三是生态效益优势。任何作物从生长、发育到成熟,都会出现氧释放、固碳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效应,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据调查数据,一般水蜜桃的综合生态效益约613.9元/hm^2,仅为水稻的6.6%。总体上可说明,耕地种植水稻实现的生态效益远大于其他作物的种植,且占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提高耕地保护措施

1.探索生态产品商品化。应根据地域、环境的不同,组织农业、环境、气象等部门开展大量的基础性试验研究,收集充分的试验数据,为制定生态产品商品化方案提供客观、严密的科学依据。也可借鉴现行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进行完善调整,以市场功能来激励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2.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对耕地生产的生态效益,应由专业部门用技术手段测定生态产品的量,根据生态产品质量确定商品价格,再由政府部门审核确认粮食生产者的生态商品,以票证的形式通过政府建立的交易平台上,与温室气体排放企业进行交易。或者所有生态产品由政府采购,采购成本由企业上缴的碳税来抵冲。

3.构建生态效益技术测评体系。现有的技术体系中,遥感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是比较成熟的农作物估产技术,涡度相关技术则是国内观测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主要方法,两种技术虽说在框架结构上与生态产品商品化的基本要求具有较高的吻合度,但随着技术进步和系统性能提高,若要付之应用,仍需通过大量实践检验和改进完善。

4.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应建立耕地转用的审批制度,对擅自改变耕地用途,要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并由自然资源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按占用面积处耕地开垦费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况严重的,可责令集体经济组织收回违法改变耕地用途地块的承包经营权。

5.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应根据市场供求变化,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适时进行宏观调控,调整产业政策,提供市场预测信息和技术辅导等服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应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和耕地质量等级,以村为单元规划种植结构用地,划定种植结构固定区与允许调整区,不擅自在承包耕地上种植非粮作物获取利益,对已发生的耕地“非粮化”行为要推进退园还耕。

6.加强耕地保护责任考核。应充分明确权利与义务,重点落实到耕地承包经营者身上,运用先进的测评技术与考核方法,进行精准的量化考核,使坚持种植粮作物的农民经济上不吃亏,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村在财政上不吃亏,为耕地保护责任的落实提供持久不衰的动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