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北,“绿”成为这里的主色。站在坝头,滚滚绿浪此起彼伏,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绿染荒坡;远眺湖泊,碧波荡漾,飞鸟翔集,黄盖淖国家湿地公园绿意盎然;走进田间,昔日“白茫茫”如今“粮满仓”,盐碱地治理让“绿”生“金”……
9月的张北,到处都是丰收的色彩。
位于馒头营乡李森林村的养谷厚道生态农业种植基地,绿的菜,黄的麦,棕的黍……成熟待收的农作物连成片,望不到头,而与这里一排围栏之隔的一侧却是另一番景象。裸露的黄土地上,零零落落长着一簇簇的芨芨草,因刚下过雨,偶有一洼洼的水坑。
(资料图)
对比如此鲜明。可谁能想到,5年前眼前这边的沃野良田竟与那边的不毛之地别无二致。什么原因?又施了怎样的魔法?
张北县馒头营乡李森林村党支部书记崔军漫步在田埂上,眺望绿绿葱葱的田野,不禁感叹“又是一个丰收年”。对他来说,这片土地再熟悉不过了。“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长芨芨草,不能种菜粮——这里曾经就是盐碱地。”崔军说,“谁也想不到在这儿能种出庄稼,更想不到种植品种越来越多,还年年大丰收。”
李森林村盐碱地大约1500亩。如何唤醒这片沉睡的土地,激发出它的潜能?改变要从一位特殊的客人和一个治理项目说起。
张北县干旱少雨,光照充足,风力和蒸降比大,湖淖周边及低洼地带的积水被强烈蒸发后,水走盐留,日子一长便形成了盐碱地。盐碱地被称为“地球之癣”,治理难度大。2012年,张北县开始积极探索盐碱地的改良治理,其中,重要一方面就是邀请专家实地调研制定改造方案。当时就职于清华大学盐碱地区生态修复与固碳研究中心、华清农业技术总监秦文斌就多次应邀到张北开展科研考察。2018年,他带着团队来到李森林村,对这里的1500亩盐碱地进行正式改良施工;次年,改良工程竣工,他成立张家口养谷厚道农业有限公司,并承包下了这片地,开启了改良种植之路。
改地还是改种?经过不断尝试摸索,秦文斌和团队成员意识到,现实路径并非“二选一”,“二合一”才是理想的效果。他们通过“改地适种”和“改种适地”相结合的思路,一边持续改良土质,一边与科研院所合作进行田间品种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不同程度盐碱地生长的适生农作物品种。如此一来,盐碱地pH值一度达10的重灾区降至8左右。且令人欣喜的是,连年试种后土地养分并未减退,没有出现再次盐碱化的现象。改良土地上,种植品种也逐渐丰富起来,经济效益随之显现,去年种植的1000亩燕麦亩产达230公斤。今年,养谷厚道生态农业种植基地种了1000亩向日葵、200多亩藜麦和黍子。此外,还有一块60亩的核心试验田,对中药材、豌豆、蚕豆、荞麦、马铃薯等50多个品种进行试验种植。
“荒滩变沃野,几年时间,大家眼中的‘不可能’竟成了真。”站在庄稼地里的崔军,端详着硕果累累的向日葵不禁感慨。
破“碱”重生带来的收获又何止这一片片的庄稼?当一粒粒良种播撒大地,同时也种下了乡村发展的新希望。患病耕地治愈,闲置土地盘活,李森林村集体收益每年固定增收47万元;村民拿上了分红,在家门口还当起了打工人。
进入秋收,村民们都闲不下来。这阵子,61岁的村民霍玉香正在种植基地里忙着收葵花。自从盐碱地变身粮满仓,靠着这块地,她一家的生活也悄然发生了改变。“每年盐碱地流转一家三口能拿到400多元的分红。春播秋收招工旺期,我还能到地里务工,按一天平均150元,近两个月时间就收入8000元左右,单这一项比之前一年能多收入近1万元。”霍玉香满脸笑意,感叹着“土坷垃”里真是生了“金”。
李森林村的蜕变之路,是近年来张北县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治理的生动一例。
张北县有轻度盐碱地1.56万亩,通过“以种适地,以地适种”相结合的“地种互补”措施积极推进盐碱地改造,截至目前已改造盐碱地0.85万亩。同时,该县创新盐碱地改良利用思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引进专业技术团队,共同建立示范区,建设种植基地,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现在,全县已建成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区8000亩,重点打造两个1500亩的核心示范区,通过增施有机肥、综合利用栽培技术,推广藜麦、莜麦良种及西兰花、向日葵等耐盐碱作物,实现示范区内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通过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流转盐碱地,已打造规模化莜麦藜麦基地1万亩;叫响“碱地香”藜麦品牌,新开发7个绿色有机盐碱地农产品,持续擦亮特色自主品牌。(通讯员宋海鑫 翁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