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nia麦麦’之家。”售货员李嘉欣露出标志性的微笑,向来购买“nia麦麦”(以下简称“麦麦”)的顾客热情地打着招呼,随后,李嘉欣开始“现场制作”“麦麦”。
图为李嘉欣与顾客互动。崔博群摄
“这个是毕克齐的大葱,您要多来点吗?烧麦皮是巴彦淖尔的雪花粉制作的,现在给您放入达茂旗的小羊,我们的小羊吃起来不腻不膻,请问您要煎的还是蒸的?需要多放一些油吗?好啦,您的麦麦餐好啦,用老式饭盒给您打包了,记得趁热吃。”
“麦麦”是一个以呼和浩特传统美食烧麦为原型的毛绒玩具。“烧麦皮”是带拉绳的小型收纳包,“内馅小羊”则是一个可爱的羊头形象的挂饰。
图为“nia麦麦”。崔博群摄
记者注意到,售卖现场的夹子、煎锅、蒸笼、油壶、饭盒等道具一应俱全,在几分钟的售卖时间里,每一位顾客都用手机全程记录下来与李嘉欣互动的细节。拿到手的“麦麦”虽然不烫嘴,但这种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的售卖方式,被顾客称赞为“情绪价值拉满”。
曹桢拿着刚买到的“油煎麦麦”告诉记者:“因为我刚才体验了它整个制作的过程,所以现在还能‘闻’到油煎烧麦的香味。烧麦是我们从小吃到大的一个非常日常、也非常传统的美食,没想到它会通过这样一种非常有创意的方式‘出圈’。”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麦麦”上市即火,首批200套产品不到两小时被抢购一空。尽管入冬之后呼和浩特天气渐凉,但大批顾客还是愿意线下排队购买,体验这一有趣又温暖的购物过程。
“00后”的李欣怡是“麦麦”的设计师,自己设计的玩具如此火爆是她完全没有想到的。
李欣怡坦言:“我去了很多省市旅游,发现大部分地方都有一个代表当地的IP形象,做成各种文创用品,但是我的家乡呼和浩特还没有,于是就萌生了做一个手工艺品的想法。”
从自己设计到买布料、缝制,并不是专业设计师的李欣怡最初只是在工作之余按照自己的喜好制作,受产量的限制,成品在她的社交媒体账号上零星售卖。
机缘巧合,李欣怡的设计遇到了一个特殊的生产团队。
这是一个由31名残障人士组成的队伍,他们分工细致,流水线作业,有缝制“烧麦皮”的、有给“烧麦皮”打孔的、有给“肉馅小羊”贴表情的,一针一线完成21道工序。
图为生产车间。中新网记者 乌娅娜摄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爱立方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付俊英说:“我自己就是一名残疾人,我深知残疾人群体生存的不容易,这些身体或智力有残疾的孩子们跟着我,我想对他们负责。”
随着文创烧麦在网络爆火,这支原本已支撑不下去的生产队也受到社会关注。众多爱心人士、企业、媒体、福利基金会等纷纷送来米、面、油等生活物资,生产队曾经滞销的玻璃水也成了热销产品。
每一位购买“麦麦”的顾客都能拿到一张印有它们制作者团队的卡片,一个小玩偶被赋予了更多的温度。
面对未来,付俊英和她的“家人”充满希望,她说:“我作为一个小小的公民,在身体不方便的情况下,能为宣传呼和浩特尽一份力,我特别自豪。我想通过文创‘麦麦’,让全中国甚至全球的人都来呼市尝一尝咱们地地道道的烧麦,想让大家喜欢呼和浩特、爱上呼和浩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