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一级建造师目前总注册人数近90万人,男女比例5.8:1。在该专业领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建设者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缩小这个比例的差距,来自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的李文娟就是其中的一员。文科专业出身的她,选择进入建筑行业,选择备考一建,就意味着要付出比其他从业者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在这座“独木桥”上占得一席之地。


(资料图片)

“工作态度和努力程度决定一切,性别、学历背景、阶层并不会影响你在某一领域中的地位,也会让你受到机会均等的对待。”在李文娟的视角中,只要自身拥有足够强大的内驱力,那么它就能帮你抵达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五年四证: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在转到商务岗的5年中,她取得了建筑工程、机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一建证书及一级造价工程师四本含金量较高的建筑证书。在人生中最富生命力的5年,她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负责。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中,引入一个慢变量,悄悄改变自己。

做出考证的决定,缘起于当时共事工友的一次粗心。彼时的李文娟还是一名新晋材料员,主要负责施工项目所有材料进出的统计工作。因为同事在计算总量时的粗心漏算,对材料进场后的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问题解决后,她对相关工作流程的发生机制产生了好奇。

“为什么一次小失误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怎么才可以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李文娟琢磨着,“就打算先从看图纸开始。”她拿起了完全看不懂的建筑图纸,迈出了影响职业发展轨迹的第一步。

从最初隔行如隔山的门外汉,到听同事讨论技术问题的茫然,再到可以参与到大家的探讨中去,最后成为解决问题的实力担当,这些一点一滴的进步带给她的惊喜、来自工作中的认可都汇聚成了她的内在驱动力,促使她在专业的领域走得更远。

“最难的是备考一级造价工程师的时候,刚生二胎,既要照顾老二,还得辅导老大的作业,每晚十点前都没有自己的时间。”但随着考试的时间的逼近,她只能在夜间哺乳完后学习,夜深人静,学习效率相对较高。经常家人都要起床了,还看到她桌前的灯还亮着。

“我幻想过无数次我拿到一级造价工程师证书的样子,会是什么心情。直到我真切地感受到手中证书分量的时候,反而觉得十分淡然。一切都是我应得的。”这一张张凝聚着她无数日夜的付出与奋斗的证书,也为李文娟的生活翻开了新的篇章。

职业跃迁:干一岗专一岗的热情

大概没有人能想到,李文娟大学所学专业是旅游管理,第一份工作是导游。兴趣使然,她还拿到了日语一级证书。

“之前在潍坊一家小旅行社做导游,人少事杂,领导觉得我细心,就把做账的工作也交给了我。”带完动辄要花费一周时间的长线旅行团回来后,面对摆在电脑旁的一摞厚厚单据是当时工作的常态。

那段时间,她稍感疲惫就涂风油精,2个月用了四五瓶。“这份工作做了快两年,我就想,以后肯定没有什么工作能够难倒我了,所以无论面对多高强度的工作,也都能适应。”

这个85后的姑娘向来很有主见。

李文娟出生在山东菏泽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有着很强的乡土情结,希望她留守在老家,不图名利,只求安稳。但她所渴求的是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外面的世界,于是她选择和丈夫一同前往长沙,成为一名工地上的材料员。

“只要做事认真细心,就能把材料岗干得漂亮。”一个月的时间,李文娟就把相关制度、流程搞得一清二楚,把现场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仅半年时间,李文娟就成了领导口中用来激励同事的标杆,并在物资系统的物资策划竞赛及物资知识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在工作中,她深知物资在项目成本中的权重,与项目商务情况息息相关,便开始自学商务知识。遇到问题,哪怕是自己从未涉足的领域,她的第一念头不是拒绝和逃避,而是想办法弄懂它,解决它。

由于李文娟在商务方面扎实的功底及足够的敏锐性,领导让她尝试负责商务工作,从此,她正式成为了商务系统的一分子。

收获第一张一建证书后,大家都很惊讶这个娇小的女娃身体中蕴藏的能量。而这,也成了她来到武汉的契机。

恰逢武汉梦时代广场项目人员调动,商务岗空缺需要人顶上,这种大型项目极具挑战的商务工作让许多人犯了怵,于是她主动请缨,次日上午10点,李文娟出现在梦时代广场施工现场。

“不仅仅是商务,因为项目体量大,又在抢工期,材料和资料两个板块都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亟待梳理和解决的问题。”而这,对于追求自我成长的李文娟而言,恰恰是提升自己的最佳时机。

每天接打近百个电话沟通工作事宜,步数破3万,中午边吃饭边和同事讨论细化工作内容,周末还主动揽下了周边几个小项目的材料活儿……这是李文娟当时的日常工作。在此期间,她还兼顾备考,一次性拿下了自己的第二张一建证书。

“我并不是什么高精尖的技术型人才,作为一个普通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但凡用心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几年前,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在建筑行业吃造价这碗饭。干一行,爱一行,她觉得,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岗位,都要把分内的工作做到极致,这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步履不停:度一天拓一天的精进

“我才35岁,我的人生一片光明,我还年轻得很。”对于李文娟而言,保持向上的步伐,不要安于现在平稳的生活,不能总待在自己的舒适圈中,是镌刻在她骨子里的人生信条。

经常有同事向她请教如何备考,每次她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更是将自己用着比较好的记忆小工具、学习网站及各个老师的讲课风格都和盘托出。而每年一建成绩揭晓的时候,都会有人向她报喜,表达感谢,说是受她影响以她为榜样,自己也通过了一建考试。“每每这时候都会很开心,因为我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我提升,聚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非圣贤,李文娟也曾陷入过情绪的低谷,囿于负能量带来的精神内耗当中。纠结往复的日子里,她逐渐自明自己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

“通过备考这个过程,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眼界也越来越开阔,只要不再关注情绪上的问题,超脱出来,整个人状态自然就好起来了,有事情处理事情,有问题解决问题。”

在把各项工作推进得井井有条的前提下,李文娟还是一名尽心称职的好母亲。“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老人年纪大了,只能在生活层面给予帮助,精神层面的陪伴我们不能缺位。”于是,项目和家之间,算上早晚高峰堵车近3个小时的车程,便成了她勾连家庭与事业的桥梁。

“对我而言,工作和家庭并不是矛盾的,相反,拥抱家庭能让我抽离出繁杂的工作,投身工作也使我不必困于柴米油盐的轮回。身份的快速切换其实是一个特别的解压阀。”同时,在路上的这几个小时的时光,李文娟也习惯了用听书、和好友电话小叙等方式来充实自己。

李文娟经常为自己制定一个小目标,多考一个增项证书。“啥也不懂的时候没有感觉,但是接触到更深的领域后,总想再去拓一拓。”机电拿到了考造价,造价考完了在精进的基础上再精进。认知边界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就会产生新的好奇点。

“总想着这个再多研究研究,那个再多探索探索,一研究,就研究深了,停不下来了。也没啥秘诀,到了那个节点,再往前一步就不会那么费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万事开头难,你一旦做了,比你什么都不做要强。”

偶尔会碰到领导发问:“别人为什么就做不到你这样呢?”同事也时常感叹:“你为什么这么自律?”

也许,是来自李文娟做任何事都一以贯之的底层逻辑,学习也好,工作也罢,迁移一下同样适用:不要为自己设限,凡事都去努力一下,你会发现别样的风景,也会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她坚持终身学习,育儿先育己。她追求自我成长,内心自洽。她相信工作才能给自己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和体面。她想要的将来,似乎遥不可及,但她坚信,在时间的加持下,虽远必达。(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翀 通讯员 万鑫)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