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ONE真的是被华为干掉的吗?
近日,理想汽车 CEO 李想再发“小作文”,回顾了理想ONE的停产始末。文章里,李想是这么评价问界的:
“2022 年三季度,问界 M7 的发布和操盘,直接把理想 ONE 打残了,我们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强的对手,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毫无还手之力。
(资料图片)
HW 的超强能力直接让理想 ONE 的销售崩盘、提前停产,一个季度就亏损了十几亿,团队都被打残了”
问界M7真有李想说的这么厉害吗?去年7月到12月,问界M7的销量保持稳定上升,理想ONE的销量却一路下滑。
如果拿理想ONE和问界M7单独做对比,看起来似乎真的是问界M7上市抢了理想ONE的份额。但是理想ONE并非是一款毫无战斗力的产品,凭借理想ONE一款产品,理想单挑其他所有新势力企业,坐稳了新势力企业第一阵营的位置。
实际上,理想L系列产品的上市时间与理想ONE的“退场”时间也高度一致。2022年下半年,理想开始正式交付、亮相自己的L9、L8、L7系列产品。
数据显示,8月30日开始交付的理想L9 9-12月的销量分别是10123辆、9181辆、9087辆、10628辆,理想L8 11-12月的销量分别是5293辆,10189辆。
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沈亚楠曾明确指出,理想ONE订单数量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的注意力被理想L9吸引。
今年以来,有了理想L7的加入,理想汽车更是一骑绝尘。2023年1-5月,理想汽车的销量分别是15141辆、16620辆、20823辆、25681辆、28227辆。同期问界的销量是4475辆、3505辆、3679辆、2953辆、5629辆。
问界不仅没有打败理想,反而被理想远远甩在身后。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事实和李想说的是有出入的。那么李想为什么要这么说,还选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
现在正是理想汽车发展的高光时刻,理想汽车与其他新势力企业之间的销量拉开了绝对的差距。
从今年4月开始,理想汽车率先在汽车企业中公布周销量。胸有成竹的理想汽车,由此将原本每月一次登顶榜单的曝光机会变成了四次。
最新一次的周销量数据显示,6月1日到11日,理想销量1.19万辆,问界排名第十,销量仅有0.1万辆。
了解一个人,不能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李想一边写小作文说被华为打趴下,一边高调展示销量差距,从这一行为路径和此番言论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他表面上看似在抬高华为,实际上是暗讽华为。
在“小作文”中,李想还透露曾要求管理团队买华为的公开书籍,每人不低于十本,以此来全面学习华为。
理想汽车上下真的有在全面学习华为吗?在这次小作文发布之前,李想一致对外透露的消息是希望理想成为汽车界的苹果,其车型逻辑也基本对标苹果手机的产品来打造。
此外,任何一家企业的经营逻辑都是最核心的商业机密。华为能够对外人言的经营逻辑绝对不涉及管理核心,绝不是理想汽车管理层靠读书能学会的。我们可以理解为,理想汽车今天的成功其实与华为没有多大关系。李想或许想表达的是能够超越理想的只有理想。
李想的这种言辞论调和个人做派已经引发了汽车圈诸多人的不满。由于坚持公布周销量,李想自己在微博上爆料说“被很多同行举报”。合众CEO张勇也发文吐槽称“刚上岸或者感觉已经上岸了的,腿上的泥巴还没擦干净,就对着还在泥泞里面挣扎的指指点点,居高临下的评头论足,甚至断言生死”。张勇此文也引来何小鹏的转发和赞同。
虽然张勇没有指名道姓,但据网友分析,张勇的矛头指向的正是李想。
不可否认,理想汽车站对了混动的风口,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汽车产业是个长周期、重资产的行业,参与其中的竞争者各领风骚三五年太正常不过。
并且需要指出的是,理想汽车所取得的成绩,只是在新势力企业中领先了,并不代表真正的竞争实力。
蔚来创始人李斌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从长期竞争来看,年销量 200 万辆是生死线。理想汽车如今取得的成绩,只是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站在这个阶段性成绩上,开始指点江山,大谈企业经营,甚至把华为也牵扯进来,属实有些狂妄自大。
要知道,像华为这样的大企业,能够顶住外部压力在全球市场上征战多年,成为中国企业的代名词,这其中的困难是无法想象的,华为的成功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复制的。
受制裁和大量研发投入的影响,华为2022年的年度收入创历史低点,为6423亿元。而理想汽车2023年的目标是收入达到千亿级别,或成为新势力企业中第一家收入千亿的企业。
如此看来,理想与华为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并不是能够“强行捆绑”营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