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期财经讯,5月5日,惠誉确认恒生银行有限公司(Hang Seng Bank Limited,简称“恒生银行”,00011.HK)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为“AA-”,展望“稳定”。


(资料图)

惠誉同时将恒生银行的股东支持评级(SSR)从“a”上调至“a+”,并确认短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为“F1+”,生存力评级(VR)为“a+”。

关键评级驱动因素

次级债务缓冲提升:恒生银行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比其生存力评级高一个子级,因惠誉认为恒生银行是汇丰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简称“汇丰控股”,00005.HK,A+/稳定/a+)在其汇丰亚洲清算集团之下的重要子公司,该银行的高级债权人将受益于汇丰控股筹集的清算资金。截至2022年年底,其内部亏损吸收额度占风险加权资产的21.7%。

稳定的运营环境:惠誉对香港特区银行稳定经营环境的评估考虑了香港特区与中国内地的经济联系。惠誉预计,在中国重新开放的支持下,香港特区的GDP将在2023年增长4%。香港特区的经营环境评分为“a”,低于“aa”的潜在评分,该标准反映了香港特区与中国内地之间的紧密联系(包括经济上的联系)。

内部状况具备韧性:恒生银行的生存力评级反映了该银行多年来的韧性以及均衡的内部信用状况。惠誉认为,尽管近期由于人寿保险投资组合的不良表现以及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地产风险敞口出现减值,该银行的财务状况出现短期恶化,但该银行在过去几个周期中一直保持着一贯保守的风险偏好。其“a+”的业务状况评分高于“bbb”的潜在评分,以反映该银行因作为汇丰集团的一部分且拥有稳固的独立特许经营业务,而具有的庞大的市场份额和强大的定价能力。

集中风险管理良好:鉴于恒生银行着重于抵押贷款业务,其对房地产行业的敞口大于同业,到2022年底,与国内房地产相关的贷款约占其贷款的52%。近年来,恒生银行一直在减少对中国内地商业地产的贷款(2022年减少24%),到2022年底,这些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降至5%(2021年:6%)。

惠誉认为,其严格的承保标准和保守的贷款/价值比率平衡了其集中于房地产行业的风险。2022年,该银行在中国内地的总敞口(MCE)占总资产的17%,仍低于26%的行业平均水平。

资产质量恶化:由于对中国商业地产的敞口,到2022年底,该行的减值贷款率从2021年底的1%上升至近2.6%。惠誉预计,在中国内地购房者信心和住房交易量持续复苏之前,该行的减值贷款率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因此,惠誉将恒生银行的资产质量评分从“a+/负面”调整至“a/稳定”。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内地政府采取的支持性政策措施应能限制这些风险敞口的进一步恶化,并且拨备基本已足够。

盈利能力反弹:恒生银行的营业利润/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从2021年的2.2%下降到2021年的1.5%,原因是其高信用减值支出(主要来自中国大陆的商业地产行业)和其保险投资组合的市场表现不佳。2022年,扣除保险投资组合的影响,其未扣除减值支出的总营业收入增长了12%。

惠誉预计,恒生银行产生经常性利润的能力将继续优于同业,这也反映在其强劲的业务状况上。惠誉预计,受益于2023年更高的利率、更好的费用收入以及更低的信贷费用,该银行的盈利能力将出现反弹,因为其商业地产敞口的资产质量压力有所缓解。

资本化下降:尽管其普通股一级(CET1)比率从2021年底的15.9%降至2022年底的15.2%(主要原因是信贷成本增加导致盈利能力下降),恒生银行的资本化仍然良好。惠誉预计,随着2023-2024年期间利润的恢复,该银行的资本比率将得到改善。恒生银行多年来以其高于同行的盈利能力证明了其可持续产生资本的能力。

强劲的流动性状况:惠誉认为,恒生银行的融资和流动性仍然强劲。该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客户存款,到2022年底,其贷款/存款之比为73%(2021年:80%)。该行2022年的存款增速为2.6%,超过了整个系统的1.7%。恒生银行始终保持较高的流动性覆盖率,2022年底的流动性覆盖率为281%(2021年:193%),远高于系统平均水平和监管最低要求100%。该行在运营实体层面管理流动性和资金风险,要求每个实体始终满足内部和监管要求。

母公司提供支持的可能性很高:惠誉将股东支持评级(SSR)从“a”重新评估为“a+”,反映了惠誉的观点,即母公司提供高度支持的可能性极高。汇丰控股将增长重心转向亚洲的关键战略,将提高恒生银行在集团中的地位,并巩固汇丰控股在香港特区的市场地位。其股东支持评级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汇丰银行”,AA-/稳定/a+)的生存力评级持平反映了惠誉的观点,即由于其多年来的高贡献,恒生银行是汇丰银行业务的关键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鉴于其重要子公司的地位,该行若违约将对母公司构成巨大风险。

评级敏感性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负面评级/下调行动的因素包括:

如果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恒生银行的生存力评级可能触发评级下调:

-CET1比例下降到16%以下,且没有可靠的方案将其恢复到现有水平(2022年底:15.2%);

-营业利润/风险加权资产之比持续低于2%(截至2022年底的四年平均值:2.7%)。

如果惠誉认为恒生银行的风险控制已不再足够有效(这体现在无法解决的资产质量问题上),其生存力评级也可能被下调。其财务状况的持续恶化也可能表明该银行的整体业务模式已不再足够可行。

如果惠誉下调中国香港特区银行的运营环境评估,且在没有证据表明银行能够与其所处的运营环境完全隔离的情况下,恒生银行的生存力评级也可能会被下调,因为得分往往作为银行生存力评级的下限(而非上限)。如果经济增长放缓构成对中国香港特区商业环境的约束,导致资金和流动性缓冲减少及中国香港特区出现系统性资本持续外流,可能引发运营环境得分的下调。

只有在股东支持评级被下调的情况下,恒生银行生存力评级的下调才会导致其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被下调,原因是汇丰银行的评级下调或汇丰银行支持子公司的意愿削弱。

如果惠誉不再认为外部高级债权人可能从清算资金中获得实质性收益,那么恒生银行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高于生存力评级的一个子级上调可能会被取消。这可能源于清算法规的变化、恒生银行在集团中的角色(包括清算)的变化,或恒生银行在清算中可用的债务/股本缓冲金额的变化。

如果汇丰银行的短期发行人违约评级被下调,或者惠誉认为汇丰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的可能性较小,则恒生银行的短期发行人违约评级可能会被下调。

如果汇丰银行的生存力评级被下调,则恒生银行的股东支持评级也将被下调。如果惠誉得出结论,认为母公司提供及时特别支持的能力或意愿有所减弱,也可能下调评级。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正面评级/上调行动的因素包括:

鉴于恒生银行的生存力评级已经超过了香港特区银行的经营环境评分,评级不太可能得到上调。

短期发行人违约评级处于最高水平,无法进行评级上调。

对汇丰银行生存力评级的正面评级行动,将导致对恒生银行的股东支持评级和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采取类似的评级行动。

生存力评级调整

惠誉授予恒生银行“a”的生存力评级,低于“aa”的隐含生存力评级,调整因素如下:经济规模和结构(负面)。

惠誉授予恒生银行“a+”的经营环境评分,低于“bbb”类别隐含评分,调整因素如下:市场地位(正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