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夜间,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出重要提醒: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全国已报道多起溺水事件,如今高考结束,暑期临近,又到溺水事故高发期,要格外警惕高考后“野泳”溺水多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与水相关的八大青少年常见危险行为
不想悲剧发生,这些青少年常见危险行为要知道:
1.到野外开放性水域捉鱼、摸螺等;
2.在水里或水域周围与同伴打闹;
3.进行水上活动时不穿救生衣;
4.在雷雨天气游泳;
5.对自己的游泳能力认识不足所做出的大胆逞能行为;
6.争强好胜,迫于同伴压力尝试冒险;
7.饭后、剧烈运动、饮酒或者服用药物后游泳;
8.身患感冒、眼疾等疾病去游泳。
与“溺水”相关的四大错误认知
问题1:人一旦溺水,一定会瞎扑腾并大声呼救,附近若有人则很容易获救?
纠错:溺水事故大多是悄然发生。溺水时,吸入空气是第一需求,当人的口鼻在慌乱中短暂浮出水面,受本能驱使会全力吸气,此时会有大量的水呛水气管,根本来不及发声。
问题2:只要水面平静,下水就不会有危险?
纠错:自然水域水面下的暗流、暗礁、水草、沟壑等,每一项都可能对人造成生命危险。
问题3:只要获救,溺水者就安全了?
纠错当溺水者吸入过多的水就会引起呼吸并发症,进而引发继发性溺水或干溺水。此时,哪怕溺水者已经获救上岸,如果不及时跟进治疗,液体积聚仍会导致呼吸窘迫,脑损伤(脑缺氧)甚至心脏骤停。
问题4:只要会游泳,就能下水救人?
纠错:溺水者慌乱中求生时,力量惊人。因缺乏救援经验,热心群众贸然下水救援反被拖入水中的惨剧时有发生。非受过专业训练或者经验丰富者,切忌下水救人,应尽量使用长杆、漂浮物等工具实施救援。
请牢记!溺水防护五大要点
广东疾控中心专家指出,发生溺水时,一定要镇静,自救并等待救援;充分利用身边的物品,快速制成简易的浮具,帮助漂浮。针对溺水,有五大“不要”:
不要独自下水游泳,不要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不要花式入水,防止呛水窒息;
不要在水中吃东西,避免被呛;
不要在水中嬉戏打闹。
两大急救技能:“叫叫伸抛法”和心肺复苏术
一、“叫叫伸抛法”
第一步,“叫”(大声呼救)
当发现有人溺水后应该大声呼叫成年人来帮忙,而不应该贸然下水施救或手拉手施救。
第二步,“叫”
拨打110、120报警,寻求专业救助。
第三步,“伸”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将身边的竹竿或衣服伸过去给溺水者。
第四步,“抛”
将泡沫块、救生圈、密封的塑料瓶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等待救援。
二、心肺复苏术
省疾控专家提醒,溺水事故发生后,民间很多所谓“控水”的方法都是不正确的、不可取的,准确实施心肺复苏术才是正确的。
而向溺水者实施心肺复苏术时,要注意第一步是开放气道,这个非常关键。“溺水者的核心病理是缺氧,尽早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优先于胸外按压,这一点一定要记住。”专家再三提醒。
在实施心肺复苏术时,应遵循A—B—C—D顺序遵循A—B—C—D顺序,即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早期除颤。
1.上岸后立即检查是否有呼吸与心跳,清除口中的淤泥与杂草;
2.如果没有呼吸与心跳,先进行5次的口对口人工呼吸;
3.然后进行胸外按压30次;
4.之后按照人工呼吸2次、胸外按压30次的比例循环;
5.尽快连接AED依照提示操作;
6.如果有呼吸心跳,让溺水者侧身,便于呕吐,及时清除呕吐物。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粤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