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叔本华说,只是当我们回首自己一生的时候,才会注意到其实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遵循着自己的原则行事,这些原则犹如一条看不见的绳线操纵着我们。对于谢崇礼来说,回望自己66年的人生之旅,水墨仿佛就是那条“绳线”,牵引着他前进的方向,也将伴随着他的一生。

勾线——从艺之路

谈及自己的绘画之路,谢崇礼用“就是喜欢”一言概之。小时候照着火柴盒上的戏曲图片一笔一划地描,上学后追着美术老师滔滔不绝地问……绘画伴随着他的童年、少年乃至参加工作后的青年时期。而绘画类型也从连环画发展到国画。“怎么能画得更好?”当了民办教师后的谢崇礼也在不断思考。

1978年,怀揣着对艺术、对绘画的喜爱,谢崇礼报考了河北工艺美术学校(现为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而这,成了他艺术之路乃至人生发展中的巨大转折。

“入学后听说,当时专业考试造型能力不错的会被分到这个专业。”原本抱着对绘画技能更高追求的谢崇礼,意外被学校分到了雕塑专业。谢崇礼回忆说,“当时雕塑专业设有素描、造型等课程。”所以,尽管是两种艺术形式,但雕塑、绘画二者专业上的相通,似乎令二者成为了一体,这也重燃了谢崇礼的绘画梦。

如同一个久盼的期待终成现实,谢崇礼一直以“求知若渴”的状态,度过了他的三年“美校”生活,刘耕涛、赵守诠、张静伯等艺术名师的教授,则令他的绘画技能及认知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时至今日,谢崇礼也很真诚地说:“我当时的心思都放在了绘画上,雕塑学习得不够好!”但是行内人常戏谑地说,正因此,国画领域多了一位心灵的朝圣者。

皴擦——笔墨锤炼

“在《连环画报》上刊登作品”“加入中国美协”……这些都是谢崇礼曾经的梦想,而这些美好的憧憬,在他1981年毕业后相继实现,并且发展得“一发不可收拾”。

“毕业后就回到老家——廊坊大城县工作。当时进修的机会不多,有一个偶然的机会,可以到北京画院学习,当时特别兴奋!”谢崇礼认为这是自己绘画之路的第二大转折。

经历严苛的专业考核后,谢崇礼跟随我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史国良学习国画人物。没有课程设置,学生画画——老师点评——学生再画,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教授方式,不仅密切了师徒之间的情谊,也令谢崇礼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迅猛提升。

一年的学习时间,谢崇礼将自己完全置身文化中心北京,他第一次深刻感受到美术思潮的影响。白天画画,晚上看书。尼采、萨特、叔本华等西方哲学人物纷纷走进谢崇礼的世界,为他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艺术之路。

1994年,谢崇礼的作品《地上的牛•天上的云》参加了第八届全国美展,同事们对他称赞道:“这是从小县城走向全国最高美术殿堂了!”

各种荣誉、奖项纷至沓来。曾经的梦想已成现实,而那时的谢崇礼没有满足于此。对绘画的更高追求,令他不断探索、创新。

点染——象外之意

2001年,已经颇有影响力的谢崇礼受邀返校任教,并且担任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基础部副主任一职。

“谢老师绘画功底深厚,我们受益匪浅!”时至今日,回忆起谢崇礼的素描、写生课,他的学生们都是这种印象。但对于谢崇礼来说,在母校收获最大的是那些“名家教师”们的创新、探索和追求。而他,也这么教授和影响着自己的学生。

“绘画技巧不是目的,进行艺术创作要有自己的思想!”谢崇礼强调,“绘画更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精神追求。”

对于一名国画家来说,运筹笔墨之中,似乎不是一件什么难事。但在这笔墨运筹中,能够找到使心灵得以安顿的归宿,似乎是很难得的。在谢崇礼退休后的近些年,这种不断找寻和探索的痕迹愈发明显。

“中国画因为‘写意’两字,很多人着眼在‘写’上,而忽略了‘意’,甚至把‘写’当成了‘意’。”谢崇礼认为,绘画中的‘意’ 是能拨动潜在心灵体验中的视觉感受,他称之为“天趣”。

唤回到本体最本真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诉求中,谢崇礼用他“象外之意”的心灵感悟,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也建构着属于他的水墨世界。(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 刘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