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今年暑期,“陪拍”这一新兴职业在社交平台悄然兴起。据报道,陪拍有点像简易版的“商业旅拍”,摄影师在网上与顾客约定时间、地点后,线下为客户提供拍照、修片、妆造等服务。因入职门槛低、价格相对便宜,陪拍受到年轻人追捧。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独自出去旅行没人给自己拍照,相册里留下的只有风景;同行的人不会拍照,景大人小、表情还没摆好就按下了快门……陪拍服务解决的正是这些尴尬。相比传统的商业拍摄,陪拍价格更加实惠,边旅游边拍的模式也让游客更加放松、表情更加自然,满足了朋友圈发美照的愿望。陪拍不仅火在“拍”,更火在“陪”。有的摄影师是本地居民,可以帮忙介绍景点、规划拍摄路线,承担城市向导的角色;有的把陪拍看作交朋友的渠道,在拍摄之余找到了志趣相投的朋友。陪拍的出现与流行,契合的正是当下年轻人对旅游和摄影行业新的需求。

然而,陪拍就像开盲盒,并非所有的陪拍约定都能合拍。网上还未见面就定下的陪拍服务,买卖双方都可能临时被“放鸽子”,耽误双方时间;一面之缘的约定给逃单留下了机会,有陪拍师遇到客户逃单,但因对方删除了联系方式再难追回报酬;还有不少陪拍摄影师拍照水平不高,根本没有达到能接单的水平,因此让不少网友吐槽只会按快门、拍得还不如自己的朋友好;更有体验者称,曾有陪拍师要求自己去对方家里化妆,可能潜藏安全风险。陪拍服务靠的是口头约定,一旦遇到上述问题,便陷入追责难、维权难的窘境。

陪拍胜在价格低,不能败在质量低;答好了“陪”这道附加题,不能在“拍”这一必答题上失分。既然陪拍建立在信任之上,那么陪拍师也好,顾客也罢,首先要有诚信理念。摄影师不能轻易给自己的拍摄水平“美颜”,要如实告知客户自己的优势所在,不敷衍、不糊弄;顾客也要遵守自己的约定,如约出现,按约付钱。更为关键的是,相关部门要把“陪拍”这一新兴职业纳入监管范围,推动陪拍的口头约定落到纸面上,立好行业规矩,牵头制定合同模板供陪拍买卖双方参考,另外还可以建立便捷、快速的投诉通道,不让任意一方吃哑巴亏。

物美价廉的陪拍迈出小众圈子,本是件好事;但服务质量只能凭消费者运气,终究难有长远发展。靠信任支撑的生意不能丢掉诚信理念,涉及买卖双方权益的行业不能没有规范同行,自律与他律结合,陪拍才能一直成为惊喜,而不是惊吓。

来源:北京晚报 | 实习记者 李霞

流程编辑:u06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