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胶水,含有粘接性极强的高分子体,通常被人们用来修复各类物品,对玻璃、陶瓷、塑料等工艺品来说,胶水便是“医生”,但放在刘某身上,胶水既不能修复,反而成为一切矛盾的开端,当“粘粘胶”遇上“苦咖啡”,又会碰撞怎样的火花。
基本案情
90后的信阳人阮某在郑州经营一家小小的咖啡店,因业务需要,多年来阮某一直从同城某胶业公司订购胶水、胶带等货物。因该胶业公司的负责人刘某也是信阳人,在一次次的交易中两人便成了朋友。
出于朋友间的信任,最近一年多来,刘某的胶业公司对阮某的订单都秉承“先送货,后付款”的服务理念。然而因疫情原因,阮某的咖啡店经营困难,便一直拖欠着刘某的货款。在数次讨要无果后,刘某遂以胶业公司的名义向息县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阮某支付欠款。
调解经过
收到开庭传票的阮某备受打击,不曾想相识多年的老乡这么“不给面子”,因此庭前沟通时,阮某情绪激动并拒绝调解。然而等双方在承办法官主持下进行远程视频庭审后,双方透过冷冰冰的电子屏幕遥遥相望,彼此之间却思绪万千、相顾无言。
最终,经过承办法官的劝说,双方达成和解并签订调解协议。至此,横亘在阮某与刘某之间长达半年之的心结也慢慢打开,阮某希望刘某的胶业公司以后能继续为其提供胶水等产品,刘某也希望阮某的咖啡小店生意尽快好转……
法官说法
案件虽小,但情谊无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诚实信用原则更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准则。坚持诚实信用原则,要求一切市场参加者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本案中,刘某基于对阮某的信任,采用“先送货,后支付”的方式,但阮某却因自身问题拖欠货款,既辜负了这份信任,也伤害了两人良好的合作关系,既不道德,也不利于店铺经营。法院最终通过调解促使双方和好如初,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也为双方修复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出口。(郝昱玮 殷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