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强则国家强,乡村兴则国家兴。近年来,眉山市丹棱县坚持“全面消薄、巩固提升、多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建立起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共同体,在确保产业增效、村民增收的同时,激活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创造了“一年一台阶、三年翻两番”的丹棱速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云朵玫瑰”带火夏日“赏花热”
“感觉置身玫瑰花海,四周都充满着浪漫的气息。”5月3日,临近“五一”节尾声,游客黄女士正带着家人来到丹棱县万年村玫瑰产业园打卡拍照,感受着夏日时分的限定浪漫。
万年村,满园玫瑰盛开,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玫瑰花开,芳香满园。据了解,玫瑰产业园是万年村全力打造的集玫瑰生产、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基地,规划种植面积1000余亩,目前已种植200余亩,涉及食用玫瑰、观赏玫瑰等30多个品种的玫瑰花。今年,是该产业园首次开园,上万株玫瑰竞相绽放,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漫步其中,驻足观赏,还可以体验采摘的乐趣,将这份浪漫带回家。”丹棱县张场镇万年村党支部副书记马文雪告诉记者,为延伸产业链,村上还购买设备,开发出了玫瑰花露、玫瑰花茶等衍生产品,助力村集体收入发展和村民增收。
“该园区建成后,将带动我们村村集体增收30万元以上,项目区农户人均增收800元、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户均增收400元。”据丹棱县张场镇万年村党支部书记任刚介绍,下一步,万年村还将通过“以花为媒、以花带游”着力打造以观光、采摘、体验为一体的农文旅相结合示范园区。
草珊瑚产业 唱响幸福“增收曲”
“草珊瑚是一种市场需求量很大的药材,市场见效快,需求量大,现在我们是前期种植,中期要加强管理和投资,后面还要继续育苗和扩大规模。”在丹棱县顺龙乡青云村草珊瑚种植基地,该基地的技术负责人陈炜正在林间查看草珊瑚长势。
青云村地处丹棱县较为偏远的山区,面对山地、坡地较多而耕地少的困境,如何才能在管护好、经营好绿色山林的基础上,做好“山林经济”这篇文章?为此,当地村“两委”、党员和村民代表们做了很多调研和尝试。“经过勘察,青云村海拔高、气候温润,光照条件好、土层厚,是中草药草珊瑚优质、天然的种植场。经过集体研究决策,从去年起,村上开始试种草珊瑚,目前已经种植100余亩。”青云村党总支书记余美艳说。
青云村村民正在管护草珊瑚
据了解,草珊瑚具有极高的药用、食用及观赏价值。陈炜告诉记者,草珊瑚投入成本相对较低,第一年种下,次年就可以采收并见到效益,亩产量可达到800—1200公斤,预计亩产值1500—2000元。
“青云村通过发展多样化林下经济,走出一条既有‘含金量’又有‘含绿量’的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实现了守住一片林,致富一方人。”丹棱县顺龙乡青云村第一书记杨袁告诉记者,下一步青云村将积极拓展草珊瑚“线上+线下”双市场,实现产销精准对接,帮助村民就近务工实现增收,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餐厅新开业 绘就双赢“好丰景”
在青云村隔壁,官厅村的璞逸鲜餐厅厨师罗春花正在忙碌着,择菜、洗菜、备菜。“不到中午,就已经有三桌客人预订要来吃饭了,得早做准备。”罗春花说。
据了解,丹棱县璞逸鲜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于今年3月10日正式开始营业,平时主要接待附近村镇的老百姓和来垂钓的钓友,今年“五一”,也来了不少游客捧场。聊起餐厅生意,罗春花说她忙碌但快乐。“自从餐厅开始营业,我便不再外出打工了,家门口就能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特别高兴。”
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官厅村面临着和青云村一样的困境,地处偏远,资源匮乏,如何充分利用闲置资产资源,进行回收再造、盘活存量,是村“两委”思考的方向。
官厅村的璞逸鲜餐厅里客人络绎不绝
“在疏花疏果的农忙时期,我们看到有不少村民和果农在地里从早忙到晚,但这附近没有餐厅,他们的吃饭成了问题。正好,我们村的集散中心还有空房间,村‘两委’一商量,不如我们成立一家餐饮服务公司吧,这样便民和增收两不误,还能增加村民就业岗位。就如此,丹棱县璞逸鲜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应声落地。”聊起餐饮公司的成立,官厅村的文书易福娇十分激动,“餐厅开了不到2个月,就实现了3万元的营业额,这证明我们的方向对了。”
不仅如此,据官厅村党总支书记郭方杰介绍:“下一步,我们准备将餐厅背后的几亩空地进行重新规划,打造一个休闲山庄,为游客和村民提供休憩和品茗的好地方,进一步壮大官厅村村集体。”
党建引领促振兴,集体经济谱新篇。聚焦集体经济发展底子薄、来源窄等问题,丹棱县奋起作为、“真金白银”予以支持,打出一系列保障组合拳。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集体经济扶持项目14个;设立丹棱县农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强金融助力,联合农商行推出“乡村振兴贷”,向村集体发放低息贷款,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壮大。
截至目前,丹棱县5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从2019年的255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1098万元。下一步,丹棱县力争2023年底,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5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达12个,推动集体经济全面发展,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程欢悦 杨敏 四川经济网记者 常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