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番茄的产业化之路(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采用订单合作模式,提高产量、助农增收;培育番茄加工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注重需求反馈、新品研发,不断优化产品供给……近年来,新疆昌吉州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番茄全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配料只有番茄和水”“挖一勺可以直接泡水喝”……在社交媒体上,“新中式减脂餐”带火了来自新疆的番茄罐头。
新疆番茄行业协会副会长、新疆笑厨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春山介绍,今年国内加工番茄种植面积160万亩,其中135万亩在新疆。近日,记者前往新疆加工番茄主产区之一昌吉回族自治州,探究一个番茄从种子到加工制品的产业化之路。
种植:订单合作省心不少,每亩纯收入超过800元
“昨晚下了场雨,不过看这太阳,下午进地采收没问题!”昌吉州昌吉市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阿什里村番茄种植户徐斌,今年流转了2200亩地,种了4个品种的加工番茄,近期已经开始分批采收。“亩产大约能有8.5吨。”徐斌介绍。
由于和加工企业签订了番茄种植销售合同,企业负责确定品种、移栽种植、全程机械化等产前、产中、产后工作,徐斌只雇了12名管理员就能完成浇水、施肥等田间管理工作。“我种了20多年的加工番茄,早些年只种自家的地,种子自己买,亩产只有四五吨。现在企业不仅提供好种子,还负责教授种植技术,亩产提高很快。”徐斌说。
更重要的是,不管价格如何波动,徐斌都能有稳定的收入,“今年番茄丰收,虽然市场价格较往年有所下降,但我们可以按合同价格交付。”徐斌说,这种订单合作模式更让人省心的是,从买种苗到投入大型设备采收,都不需要自己操心,种植户只做一件事,就是想办法提高产量。
运输也越来越方便。徐斌说,过去由于采收时间长,加上往企业送还得排队,有时甚至番茄已经坏了还没送出去,损失不小。而现在,收得快送得也快,按照企业加工进度定好送货时间,当天采摘当天送,这方面的损失基本避免了,每亩纯收入超过800元。
目前,昌吉州加工番茄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其中绝大部分采用“企业+农户+订单”的产业经营模式,番茄产业年均产值在30亿元以上。
加工:年均生产番茄制品40万吨以上,占全新疆番茄制品产量的35%
在中粮屯河昌吉番茄制品有限公司,按照订单送来的番茄通过自动化卸料系统进入清洗池,经4级循环水清洗后进入生产车间。车间内,4条生产线24小时开足马力生产。
今年,该公司与昌吉市番茄种植户签订了4万亩地的收购合同,不仅确保了工厂加工原料充足,还保障了种植户的收益。
据介绍,中粮屯河昌吉番茄制品有限公司已经形成从种子到加工的产业链条。公司旗下的种业公司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番茄品种32个,市场占有率达到28%。“我们对加工番茄耕、种、管、收全流程的技术要点进行精准指导,开设番茄课堂,每年在新疆培训种植户5000余人次。”中粮屯河昌吉番茄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兴东说。
公司内,调度人员通过中粮番茄信息化管理平台,掌握已入场交售总量、拉运车辆和采收机在线数等情况。“我们尽可能压缩原材料从采收到变成产品的时间,比如整个去皮番茄罐头,目前已经可以做到6小时锁鲜。”中粮屯河昌吉番茄制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禹刚说,信息化管理平台还能根据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需求,在最佳成熟期选择最合适的品种安排采收。
20多公里外的新疆笑厨食品有限公司内,智能化番茄加工厂已于8月全线投产。“我们今年计划收购加工番茄40万吨,签订订单面积4.5万亩,直接带动约100户加工番茄种植户增收。”俞春山说。
据统计,昌吉州已培育番茄加工企业25家,年均生产番茄制品40万吨以上,占全新疆番茄制品产量的35%。
销售:直面消费者需求,加大国内产品供给
新疆笑厨食品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番茄加工厂内,公司的电商团队正在多个平台上展示产品。“现在我们有近200人的电商团队、16家线上店铺,销量最高时一个店铺一天销售100多万元。”俞春山介绍,线上销售的产品以罐头、调味品、饮料等日常产品为主。
据了解,新疆有90多家番茄加工企业,其中90%以上以生产大桶番茄酱为主。随着消费者需求升级,不少企业开始研发面向国内市场的新产品,拓宽线上销售渠道。
“现在国内很多消费者更关注营养健康,需要有新产品满足需求。”禹刚说,“对此,我们研发了番茄丁、番茄块、去皮番茄等产品。”
淘宝数据显示,近期淘工厂上新疆番茄罐头相关搜索量增长很快,与年初相比,涨幅超过1000%,日销售量也实现增长。
通过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企业获得了消费者需求、番茄行业发展趋势等数据化反馈,用于辅助新产品研发。禹刚说,根据消费者反馈,公司开发了比原来包装更小的产品,目前在天猫平台上更受欢迎。
随着淘工厂等国内零售电商加入,即食类番茄产品产量不断增加,中粮屯河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的小包装番茄丁、番茄罐头产量比去年增加约5倍。“未来这类产品的市场份额还将不断扩大,后续可能会有更多种植户和企业加入这个行业。”禹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