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越熙


(资料图片)

既要营养均衡,又要好吃适口,这届年轻家长看似佛系但在婴幼儿喂养上十分追求精细化,这催生了这两年的母婴消费新赛道——婴儿辅食。事实上,在2019年我国婴幼儿辅食消费市场规模就已经达到40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预计未来我国婴幼儿辅食市场规模应在千亿以上。

与此同时,据不完全统计显示,2021年婴童食品领域发生投融资事件近20起,其中仅窝小芽、米小芽等新兴婴幼儿辅食品牌企业融资总额就超过了15亿元。此外,健合集团、贝因美、旺旺集团等老牌企业也纷纷在婴幼儿辅食领域布局。赛道的火热也伴随着一些乱象出现,近两年,个别辅食品牌出现了食品健康等问题,让消费者对于辅食企业的社会责任、安全意识产生了焦虑。

12月22日,记者获悉,Little Freddie(小皮)发布了ESG战略,成为首个在中国发布ESG全球战略及行动计划的有机婴童食品品牌。同时小皮联合创始人何虹告诉记者,到2026年,小皮计划实现80%的原材料供应商符合可持续农业标准,并将在英国市场实现果泥包装100%单一材质,在中国市场实现所有纸质包装100%可回收或使用再生材料。

记者了解到,所谓ESG战略,即聚焦关注产品、以人为本和关爱地球三个领域,将与大众关系紧密的可持续包装、负责任营销、企业社会责任、培训与发展、气候变化、可持续农业等六个实质性议题作为行动主要方向。

婴幼儿辅食赛道的确需要敬畏之心,无论是在环保还是食品安全。近两年,赛道涌入众多企业,有主业在奶粉领域,横向拓展增量市场的建合集团和贝因美,以及本身主营偏向低龄儿童快消品的旺旺。随着90后开始晋升宝爸宝妈,年轻群体更能接受购买辅食喂养,一些新的品牌如小皮、窝小芽等玩家涌入。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目前国内婴幼儿零辅食行业主要分为外资企业,国内老牌企业和国内初创企业三大梯队。2021年“618”活动期间,天猫宝宝辅食在天猫国际和天猫非国际的销售额范别达到0.6亿元和5.5亿元,同比增速达到34%和45%。

玩家众多,一些无序竞争乱象也开始出现。比如以新兴品牌为代表的“代工派”,主要选择代工模式,以轻投资的方式加快企业扩张,之后再走向工厂自建。由于大都为初创公司,供应链上的短板较为明显。比如窝小芽就曾被爆出在婴幼儿辅食产品中发现了“厕所虫卵”。

不过伴随着入局品牌越来越多,消费者越来越挑剔,行业玩家除了在生产管理上针对性改良,也越来越注重进行市场教育。如窝小芽提出“1357”婴童均衡膳食理念,主要为全面覆盖一日三餐、5大类食物、7天不重样的科学喂养方式,英氏则提出了“12345”的5阶精准喂养体系。小皮也从婴幼儿喂养实践方案出发,发布了《6-36月龄婴幼儿四维科学喂养方案》,即从“自主进食”、“合理营养”、“口味养成”、“口腔功能”方面,指出6-36月龄婴幼儿的喂养建议。

这种理念,无疑切中中国家长的育儿心理。《2022中国婴童食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天然”、“无添加”是父母为孩子选购零食考虑最多的因素(63.5%),其次则是营养成分与配方搭配(60.3%)。“宝宝辅食”话题词自带天然流量,去年全年,小红书母婴行业热搜词top20中,宝宝辅食上榜率超过70%,足以见中国消费者对育婴的关注程度。

不过比起在喂养概念上抢占用户心智,其实产品力才是支撑企业建立竞争壁垒的关键要素。调查数据显示,网民购买婴幼儿辅食时最关注的是安全问题,其次是营销、宝宝喜欢度,品牌知名度和价格因素则排名较后。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婴幼儿赛道玩家来说,严格把关供应商质量,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增强产品多样性以及产品专业性,才能让品牌在辅食赛道这个蓝海领域长存下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