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草海是什么样的湖泊?
威宁草海,长江支流横江上游洛泽河源头湖泊。位于云贵高原中部、贵州省威宁县城西。常水水面31平方公里,水深最大达9米,海面呈佛手形。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
草海是一个受地质构造影响而形成的典型岩溶湖泊。它原为平缓山丘间盆地,耕地集中,人烟稠密,溪流靠北部黑岩洞一带溶洞消水,清咸丰七年七月(1857年8月),淫雨为灾,山洪暴发,抱木夹泥沙堵塞消水洞,南北两海子合而为一,积水成湖,曾称松坡湖,后因湖中水草茂盛而称草海。
草海由于成湖历史悠久,所处地理位置特殊,日照充分,水质清净,气候温凉,水热条件优越,因而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草海细鱼”驰名省内外。草海的鸟类数量大,种类多,各种鸟类有百多种,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第一、二类珍稀动物有黑颈鹤、白头鹤、白琵鹤、灰鹤等十一种之多。春末夏初,草海周围杜鹃花争奇斗艳,给草海增添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是国内外人士考察研究鸟类和旅游避暑的理想胜地。
威宁草海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
草海四周为平缓丘陵,其外则是山密重迭,呈现不同高度台地的多层地貌。草海处于威水背斜转折端,系北东、北西、东西向主要结构面的交接复合部位,背斜轴线弯曲,起伏呈拱形,两侧倾角平缓,核部地层为石炭系下司段。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羊关山以南为补给蓄水区,羊关山以北为广大强岩溶地区,是草海的主要排泄区和主要渗漏地段。草海周边有多处清泉供人畜生活用水,也补给草海水量。草海外围还有一大串岩溶湖泊和洼地,相互贯通,形成高原岩溶系统。
草海地区的地带性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冬干夏湿气候。特征是光能丰富,冬暖夏凉,干湿分明。太阳光照,1951~1980年的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05.4小时,年平均相对日照为41%,为贵州全省光照之最。年均降水量为950.9毫米,一年中各月降水量的分配,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之分。
草海盆地的土壤,大部分为高原黄棕壤。海拔地势高,温度低,相对湿度大,土壤的淋溶作用较强。pH值为5.0~6.0,故其酸度较大,土壤中粘粒下秘作用明显,具有粘化现象。土壤质地粘重,通透性较差。有机物质没有充分分解,故其含量较高,有一定肥力。土壤剖面呈棕色,自表层到深层表现出不同的物理特性。自0~20厘米的表层土壤,为小团粒状的灰棕色轻壤;20~40厘米则为小团粒状的黄棕色轻壤;40~100厘米左右,则为块状的灰棕色重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