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守护历史根脉,擦亮文化品牌,城市文化厚度和文明程度才能不断提升。8月24日,南京召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围绕“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进行专题发布。

山水城林融为一体,古今文明融贯一城。漫步在南京古巷街头,总能感受到深沉的历史感。长期以来,南京以“找保亮用串”的工作路径,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取得成效。经过多年疏解,南京老城人口密度从2000年的3.05万人/平方千米下降到2020年的2.3万人/平方千米,老城品质得到有效提升,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得到有力保护。上半年,共编制完成30余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并纳入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开展颐和路公馆区保护利用工程、浦口火车站片区整治工程等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实施清凉山、国防园石头城遗址公园建设,逐步推进秦淮风光带、明城墙风光带、雨花台风景区、钟山风景区建设,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同城市建设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文化遗珍汲古润今,文旅融合活力迸发。南京持续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上半年,全市备案博物馆数量达70座,举办主题展览105个,组织社教活动超1600场次,接待参观人次超1500万。实施“博物馆+”战略,促进博物馆与科技、教育、商业、设计等跨界融合,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金陵·王府往事”实景演出等新型夜间品牌项目深度激发了博物馆夜间经济活力。不断加强馆校合作,持续上新 “研学南京 成长旅行”产品。上半年,南京旅行社接待研学旅游达 40 万人次,较 2019 年增长 15%,接待研学旅游量全省第一。实施“文化小店”计划,自1月份以来,共发放三批次600万元消费券,近300家文化小店参与。

文化惠民浸润人心,文化供给更加丰富。坚持打造“南京原创”文艺品牌,推出话剧《雨花台》、越剧《凤凰台》、杂技剧《大桥》等一批优秀作品。南京文化艺术节、南京新剧荟、南京森林音乐会、国际艺术博览会等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世界文学客厅、107个公益性小剧场、654个乡镇放映点建成运营,新型阅读空间、梅花戏剧角等文化空间拓展提升。每年举办南京读书节、世界文学之都主题书展,开展阅读活动1.5万余场,南京被评为“书店之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打造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创意设计周等展会品牌,202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119亿元,占GDP比重6.62%。(黄泽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