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略有回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继续下降。从全年看,2022年CPI比上年上涨2.0%,PPI上涨4.1%。对于2023年的国内通胀水平,多家市场机构认为CPI升幅有望超过2022年,但机构对于PPI走势存在分歧。

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1.8%,涨幅扩大,环比则由上月的下降变为持平。同时,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略有回升,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民生银行研报表示,12月食品价格明显分化,体现为肉类价格的全面下跌和蔬菜水果的季节性上涨。

从全年看,2022年CPI比上年上涨2.0%。展望2023年,机构较为一致地认为,CPI涨幅会高于2022年。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2023年消费修复有可能带动CPI涨幅阶段性扩大,特别是与服务消费相关的文娱旅游、酒店机票等价格可能出现较快上涨。预计2023年CPI涨幅中枢会有所抬高,全年累计涨幅有望达到2.5%左右。

民生银行研报分析,2023年外部通胀压力减轻,食品价格保持温和与相对较低的翘尾因素,将限制CPI的涨幅,但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我国内需开启复苏进程,将推升核心CPI的修复,并主导CPI中枢的回升。预计2023年全年CPI同比上涨2.1%,略高于2022年的水平。

红塔证券研报认为,从海外经验来看,疫情防控优化后,核心通胀水平均会提高,尤其是餐饮、旅游、酒店等接触性服务业价格会大幅上涨。同时,我国居民有大笔超额储蓄,若后续消费意愿回暖,这笔资金也会推动CPI上行。此外,若地产链能顺利修复,家电、建筑建材等地产后周期商品价格也会回升。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强调,通胀并不构成今年中国宏观经济的重要主线和调控政策的主要限制因素,通胀的增长趋势和整体形势预计仍较为温和。

2022年,PPI同比上涨4.1%。12月份,PPI结束了持续两个月超1%的降幅,同比下降0.7%。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分析,PPI的环比表现主要是受去年12月份石油及相关行业价格下降影响,而同比降幅收窄则是受2021年同期对比基数走低影响。

对于2023年PPI走势,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应习文对记者表示,如果2023年PPI同比涨幅难以走出通缩区间,一种情况可能是发达国家衰退超预期导致的全球商品价格继续下行,那么我国的外需会持续疲弱,政策将加大稳外贸的力度,另一种情况可能是我国的经济复苏以消费主导,但房地产和基建投资需求仍然偏低,此时政策有望加大稳投资的力度。如果2023年PPI同比涨幅由年初的下降,逐渐企稳并回到温和增长,则表明我国内需恢复更加有力,政策重心则可更多放在长效改革方面。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