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大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目前实体经济存在一些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三年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巨大冲击,让实体经济陷入困境。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将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创新、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关资料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重点提到,将根据形势变化灵活把握政策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用好降准、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实体经济面临挑战
耿福能指出,实体经济面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对传统产业形成的巨大冲击,部分实体企业没有做好应对准备,缺乏竞争优势,陷于被动。
同时,资本对金融等虚拟经济的过度投资行为,抽空了实体经济的资金和发展基础,实体经济面临融资困难,资金困难进一步导致人才、创新等发展受限,特别是产业升级和科技型企业面临发展的瓶颈。
更为急迫的是,实体经济发展成本高、营商环境不理想等不利因素,导致实体经济资本回报率低,投资回报时间长、风险大,一部分企业家“脱实向虚”,实体经济发展缺乏内在驱动力。
实体经济面临挑战,这也是很多代表、委员的共识。比如,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应流集团董事长杜应流也在近日表示,技术、人才是民营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最重要的要素保障。但多数民营企业能力不足,技术创新资源获取难、转化难。人才匮乏,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他对此有深刻体会。
抓住数字经济机遇
耿福能建议,首先要从资金层面为实体经济减轻负担。可以发挥金融政策的“滋阴”功效,比如银行放宽政策贷款给企业,为企业发展添动能,为创新注入资金的润滑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企业收益。
同时,降低实体经济发展成本,如土地租赁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给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能够负担创新失败成本。企业得以良好发展进而带动就业、带动消费,促进整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耿福能认为,还应该完善科技创新的制度激励设计,加强监管,推动企业技术设备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并通过减税、上市等方式,促进“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目前,一部分产业正处在向更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原发性技术发明、尖端科技迈进的阶段。通过创新激励机制,聚集科技人才,激发创新动力、降低创新成本,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非常重要。
还有一些企业在自主科技创新方面,面临着缺乏政策资源支持、创新动力不足、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创新成果缺乏保护、科研成果转化难等问题。这一方面需要加快突破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瓶颈,提升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程度及市场占有率,推动科研机构、院校、企业三方的合作,加快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和规模;另一方面也需要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持续激发科技人才活力。
耿福能也注意到了数字经济对企业成长的关键作用。在他看来,企业应当抓住数字经济机遇,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互联网的发展给部分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影响,但是也带来了数字经济的机遇。他建议,促进实体经济的创新与变革,顺应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潮流,加快实体产业互联网建设,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与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