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10月23日,迎来霜降节气。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节气。霜降节气的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霜降”节气反映的是天气渐渐变冷的气候特征,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

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进入霜降节气后,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越来越频繁,昼夜温差迅速增大。尤其在江南、华南地区,气温的起伏愈发明显;而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早已呈现出一派“寒风落叶”的初冬景象。

霜降期间,一般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由于干冷空气逐渐一统天下,暖湿空气已被边缘化,带有夏季和初秋特征的许多天气退出,天气相对更为简单。在立冬前后,往往出现较强的大风降温天气,一些地方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跨入了冬季。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豺乃祭兽:是说豺这类动物从霜降开始要为过冬储备食物。草木黄落:色黄而摇落也。此时节草木枯黄,落叶满地。蛰虫咸俯:此时寒气肃凛,虫皆垂头而不食矣。准备冬眠的动物开始藏在洞穴中过冬了。

霜降·养生

霜降时节的养生也颇有讲究。

补冬不如补霜降。饮食调养方面,适宜平补,要注重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宜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有谚语:“补冬不如补霜降”,说的是霜降时节是进补的好时候。金秋时节的饮食原则应以滋阴润肺、健脾养胃为宜,应“平补”,切忌“大补”,以免造成身体负担。这时候可适当多吃一些甘寒多汁的食物,水果如梨、葡萄、香蕉、柑橘、柿子等;蔬菜如萝卜、洋葱、木耳、冬瓜、莲藕以及各种豆类制品等;蜂蜜、冰糖、芝麻等食品有润肺生津之功效,可预防口干、皮肤粗糙等“秋燥”现象。

穿衣要保暖,早晨切记不要贪睡。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过渡的开始,最低气温可达到零摄氏度左右。俗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这个节气,昼夜温差变化就会增大,人们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合理的作息规律可以减少肺部的损伤,早晨呼吸新鲜空气,可以润肺排浊,而且新鲜的空气可以让人神清气爽,精力充沛。晚上的时候也一定要尽早入睡,因为秋季人体易出现疲乏等现象,所以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在睡觉时,也要做好保暖工作,秋凉伤人,宜选择较厚的被子,睡觉时应关好门窗。

强身健体,秋游登山。秋游登山是一项比较好的体育运动。人们在外出登山、欣赏美景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膝关节,切不可运动过量。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老年人运动时,不宜做屈膝动作时间较长的运动,要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

霜降·习俗

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

赏菊。古代有“霜打菊花开”之说。登高赏菊,自然成了霜降时期最惬意的事。秋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全国各地都将举办菊花展,以示对菊花的敬爱与喜爱。

吃柿子。霜冻了,正是柿子成熟的时候。此时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维他命和糖,大约是一般水果的1~2倍。食用柿子,既能御寒保暖,又能补筋骨,是很好的时令佳品。

拔萝卜。山东农话说:“高粱夏,白露谷,霜降如萝卜。”另有“萝卜霜降”之说,即霜降后早晚温差大,萝卜不及时收获就会冻伤皮,影响品质和收成。

白萝卜,是一种营养丰富又便宜的食品。古往今来民间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现代的萝卜还被称为“土人参”。白萝卜,具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止咳化痰、除湿生津等功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