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慧
《这样读透一本书》,拿在手上很轻盈,是颜色淡雅的小开本。郭老师的书,总是做得小巧、轻薄,可又总能给人一种出其不意的深刻。
【资料图】
整本书一共五章:《读书三问》《书单三页》《精读的几种方法》《不会写?找到这几本书就有了良师》《<动物农场>精读示例》。前面四章,每篇都短小精悍,给书单、讲方法,举例皆为经典,确实是浓缩后的精华。第五章的精读示例,内容占了这本书的五分至四,手把手地教我们怎样读透一本书。
郭老师读《动物农场》,采用逐章精读的方式,但又建立在了互文阅读和文学评论的基础上,呈现出一种理想的精读范式。
读透,就是把书读成一张网
对于新手读者来说,读小说常常停留在感性层面,对作品产生本能或情感的反应。当然,这也是阅读的必经之路。但郭老师读《动物农场》,却能跳出故事去分析情节与人物,并将他读过的书与之融会贯通,形成呼应。换言之,读透一本书,就是要读到“一切皆有联系”。
好小说之所以成为好小说,是因为它的情节、人物和语言。经受了时间考验的小说,都先用故事吸引我们,再让我们体味背后的思想。
《动物农场》这部小说叙事新颖,故事的峰回路转透露出某种魅力,让人一口气读完。秘密在哪儿?郭老师在解读情节与人物时,总是能打通中西方文学作品,以书解书。如第六章中,动物们辛苦建造的风车倒塌了,到底是外部敌人入侵,还是雪球蓄意破坏?拿破仑一口咬定是雪球,但在读者眼里,这样的谜团却悬而未决,让人不断思量。在故事中埋下谜案有着文学上的传统,《快乐王子》中最后是谁的画像取代了快乐王子,《绿野仙踪》中的狮子最后到底吃了什么晚餐,小说《美神》中的雕像为什么会在十年内长高三厘米?这些都是文学中的谜。这样的谜,也许正是小说吸引读者反复阅读反复思考的秘诀。再看郭老师说人物,茉莉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动物们造反成功不久后,茉莉离开了农场。探讨茉莉出走原因时,郭老师联系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里的片段,指出人物的隐私性和尊严被侵犯也许就是其离开的原因之一。小说间的相似性,让我们清晰地领悟到了故事主旋律的弦外之音。
作品的互文阅读并不拘泥于体裁,小说不仅能和小说互文,和诗歌、戏剧同样也有精彩的关联。有时,郭老师发现的微妙联系,令人拍手叫绝。解读动物们第一次登山远眺的场景时,郭老师拿海子的《活在珍贵的人间》这首诗进行互读,发现两者在写幸福感时,都写到了青草、泥土和撒欢儿,简直像约好了一块儿似的。提及小说中的留白,郭老师又用古诗《回乡偶书》和《哈姆雷特》来类比,让人感受到优秀作家的心灵相通。
这令人想起加拿大批评家诺思洛普·弗莱所说的:文学作品是从别的文学作品中生长出来的。
除了文学作品间的互文,郭老师还将小说情节与历史真实事件对照来读,从而折射出文学经典的普遍性。讨论动物们的第一次革命时,郭老师用历史事件中的陈胜吴广起义来对照阅读,并总结出起义的要素:引发不满情绪的燃料,自由思想的启发与普及。经典作品常常写出人类生存的普遍性,印证着众多的历史事件,也可能预言着某些未来,这大概就是我们说的“文学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好作家的洞察力超越时空,好读者的联结力也能穿越书墙。读得多了,自然左右逢源,能在虚构和真实中找到联结点,从而获得更多启示。
读透,就是把书越读越丰富
逐章精读的呈现方式下,郭老师的文本细读堪称示范。其中,他对《动物农场》的诸多细节的发现很有意思——只有反复重读,勾连对比,才会有如此丰富的发现。
贯穿《动物农场》的主线是“七戒”,“七戒”本来是动物们初次起义成功后,为捍卫自由的权利所定下的七条戒律。但随着情节推进,这七条戒律逐渐被异化被更改。“七戒”的变化确实引人注意,但似乎又很模糊,有种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感觉。郭老师沿着故事的发展线索,结合各种人物言行的细节,从明着打破、暗着打破、七戒破四、七戒破五一路分析下来,直至七戒破七、破之又破,为读者理清了这团迷雾。
这样的细节梳理,其实就是把小说拎起来。成熟的读者,能透过细节去分析情节,甚至去寻找背后的模式。郭老师很擅长抓住重复出现的细节,用对比的方式进行阅读:如“两种教育”:他比较了雪球的教育方式和拿破仑的教育方式,得出两种不同领导者的两种观念,而观念的分歧,导致了他们后来的决裂。再看郭老师谈“两次远眺”:同样的风景,不同的处境,就有了截然不同的意味。第一次登山远眺,动物们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第二次登山远眺,在经历屠杀后,动物们劫后余生,面对一片春景,流露出无限的悲伤与恍惚。很多人读到这里虽然也会产生这样的直觉,却没办法进一步探讨。郭老师引入杜甫《春望》一诗,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传达的幽暗之感、颓唐心态,来印证动物们远眺时的心境。可见,读细节不仅需要倾听直觉,更需要阅读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造性联想。
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同样重要,如季节因素、场景变化、配角出场时间等等,哪怕是短短的一句宣传口号,对人物刻画、情节推动其实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细节是一道幽微的光。一部小说之所以经典,不仅在于故事结构和情节安排,也不仅在于它能达到的思想深度,更在于遍布小说内部的、层层叠叠的细节。经典,需要遇到郭老师这样有感受力的读者,通过他的创造性解读,一次次照亮文本,从而让更多的人看到细微之处的丰富意味。
读透,就是建立起创作与赏析间的桥接关系
要想读透一本小说,还需深入小说的创作技法,从而与阅读、与赏析建立起一种桥接关系。
在书中,郭老师有意地梳理和归纳着小说的创作技法,并体现书中的“谈艺录”部分。《谈艺录》本是钱锺书先生的一部文学批评论著的书名,郭老师沿用至此。他给初中生的“谈艺录”共十处,包含了对比、反讽等修辞手法的介绍,也包含了人物塑造的方法,如配器法、连点成线法、叠影法等,并指出小说是如何打造人物、如何由人物出发构架情节、如何精心构思小说的开头与结尾的。重要的是,这些小说技法同样由互文比较的方式带出,没有说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提炼。
在章节的细读中,郭老师还穿插了他在阅读《动物农场》后提炼出来的许多写作方法。如第一章“怎样写出自由感”中,郭老师就指出,要把情感体验变成文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比较了加缪写西西弗的阳光和夏榆笔下的阳光这两段话,从而总结出写自由的基本要素——苦难对比,加上阳光、流水和风。这些方法的讲解平易近人,没有复杂的术语、晦涩的表达,又不失幽默,很轻松地就将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
有意渗透小说背后的创作技法,可能是郭老师的无意行为。在书中,他称奥威尔为天才式的作家,这话纵然肯定了当作家需要才情与天赋,但对于初中生来说,认识到文学创作的可模仿,其实更为重要。也许我们无法真正教会艺术,但技巧的传授,却可能开启学生的创作之路,这大概是独属于教师的情怀与视角吧。
山谷老人曾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话放在如今,应予以修正。媒体时代,专注力稀缺的我们,似乎天天都在读“书”。我们习惯了读碎片、读链接,习惯了浮光掠影式的阅读。而认真“读透”一本好书,似乎已成为艰难的事。然而,我们需要时刻警醒:只有属己的阅读,只有经典的阅读,只有深度思考的阅读,才能教人认识自我与世界,才能教人表里俱澄澈,享受岁月优游的乐趣。
因此,读《这样读透一本书》,常常让我拍案惊奇,有一种被启蒙的酣畅淋漓之感。在那些惊叹与顿悟的瞬间,我看到了许多可能性,也从此走向了一个装着许多新东西的、没有边界的文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