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数字经济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数据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已经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新型生产要素。
熊彼特说过,创新就是要 “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也就是形成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 “新组合 ”。从这个角度看,数据的要素化,与数字化技术的生产条件相结合,这何尝不是一次彻彻底底的创新,它带来给数字经济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浪潮云总经理颜亮所说,“数据要素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过去 10年对大数据的积累,到今天的数据要素化,对产业侧到行业侧的改变会是突飞猛进的。”
而随着数据要素化的提速,过去市场经济的很多传统定义和运行模式,都有可能被大幅度改变,一个真正由数字经济主导经济运行方式的时代正在来临。
01
数据要素化从量变到质变
2020年,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首次被写入政府文件,其后又陆续出台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推动数据要素化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再到组建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成为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和建设数字中国的强大核心引擎。
从数据应用的广度来看,《数字中国发展报告( 2022年)》显示: 2022年,我国数据产量达 8.1ZB,同比增长 22.7%,全球占比 10.5%,位居世界第二。大数据产业规模达 1.57亿元,同比增长 18%。
从数据应用的深度来看, IDC的研究表明:企业数据量占据我国数据总量的 70%,政府、媒体、专业服务、零售、医疗、金融等行业都成为了数据应用的大行业。
从广度到深度,数据之于经济建设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已不言而喻,数据要素化的“量变”已初具规模,那么要进入到“质变”的新阶段,是否就会顺水行船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颜亮坦言,“在数据方面,过去十年做了很多具像工作,包括很多商业模式的尝试,数据要素化也先行先试做了一些铺垫,但面向数据的基础设施仍有局限,面向数据的基础设施还没有形成,没有出现针对数据独立性的‘云’。”
除此之外,人才积累作为软性基础设施,也面临巨大的缺口。颜亮认为,“单纯技术侧人才相对充足的,单纯的业务侧人侧也相对成熟,但融合性的人才处于极缺的情况。”
但颜亮相信,经过积累后的数据产业会进入到更快的发展周期,“不管政府的服务层面还是深化层面,亦或是产业赋能层面,未来两年会上一个台阶,五年会提升一个大的阶段。”
而浪潮云则率先提出了“数据云”的战略布局,提供支撑可信数据空间的分布式数据基础设施服务,为“数采 -数算 -数用 -数安 ”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了支撑能力,为数据要素化的发展与落地带来了积极的作用。
02
面向数据构建基础设施,数据云的战略逻辑
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数据要素化长远发展的本质,还是要先解决数据基础设施的难题。
传统意义上的 IT基础设施关注的对象是应用和业务,但不是数据本身,同时数据与应用和业务关系是紧耦合的,数据发挥的价值局限在业务部门之内,这与数据要素化的期待相去甚远。
“过去很多大数据项目对数据要素化的尝试为什么不成功?核心是没有解决基础设施和需求的匹配,更多是从商业模式打转。所以,数据的职能必须要首先独立出来,才有可能关注面向数据的基础设施。”颜亮说。
让数据与应用和算力平台解耦,让数据的使用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而构建的数据基础设施,是围绕数据为中心,提供数据全生命周期支撑能力,让数据存得下、流得动、用得好,将数据资源转变为数据资产,最大化数据价值的一种基础设施。
而数据云可以看作是数据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是在算力基础设施上建立的,面向数据资源的云服务支撑体系,围绕数采、数算、数用和数据安全,构建的数据安全可信流通的新型数据基础设施。
所谓知易行难,明确了数据云对数据要素化的意义,要真正发挥它的价值,浪潮云可谓颇具苦心。
颜亮表示,“前期浪潮云在全国打造 230多个数据节点,用了 6个月的时间进行基础的战略统一。”同时,浪潮云也发布了数据云业务战略——百城千业计划,将通过百亿投入打造联合运营模式,依托数据云联盟持续加大生态合作,计划在十八个月内实现浪潮数据云在 100个城市的落地覆盖。在百城千业计划之中,就包括建设的数据云 OpsCenter,集中纳管和支撑着全国数据云节点的高效运营,实现数据云架构的统一交付、统一运维。
可以想象,一百朵数据云落地到一百座城市,一方面支撑城市的发展,一方面支撑行业和领域在城市的数据背景,这是浪潮云一个整体的战略逻辑。
先行先试,浪潮云选择了长三角作为战略启动的“原点”。浪潮云在上海建设数据云 OpsCenter,与位于济南的 OpsCenter共同形成了分布式(济南 +上海) +全栈产品 +AI技术的新型 OpsCenter服务交付体系,数据云 OpsCenter集中纳管和支撑着全国数据云节点的高效运营,实现数据云架构的统一交付、统一运维。为提升新一代数据基础设施的业务服务能力提供了多重保障。
具体到项目价值上,浪潮数据云依托数据采集和计算能力打造的虹口城市智脑,围绕一网统管业务、数字赋能底座、数字孪生平台、综合应用场景四大核心业务,建设“ 3+2+1”的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助力虹口打通政策到居民、居民到企业、社区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令数据要素的价值惠及基层。
03
数据云是数据要素化稳步推进的“答案”
很多人也许仍然存在一些疑问,数据云赋能的城市智脑,与我们过去认知中的城市大脑是否理念上是相似的?另外基于“数据”来构建的云,对于数据最敏感的安全性是如何保证的?
浪潮云首席技术官孙思清说,“数据云是面向数据的新型基础设施,它以数据为核心,运营运维的对象也是数据,所以数据云支撑的是整个数据大脑,这是数据云 OpsCenter和城市大脑的不同。”实际上,数据云 OpsCenter是一种数据技术设施运营管理实践,提供服务、运维、运用、监控一体化服务。
而在安全逻辑上,数据云考量得最为系统。
首先, OpsCenter采用本地 +中心两级部署,集中管理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本地部署在用户现场,数据存储在用户数据中心,满足用户对数据主权的要求;其次,数据云 OpsCenter围绕着基础设施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职能是管理,数据并不会展示,数据云的安全底线,是不会接触客户的数据,仅是对数据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的运营和运维。第三,数据云在数据安全管理上,有严格的管理规范和制度,已经把整个体系按 DSM体系建设到位,保证制度的完备,确保数据安全。
长三角数据共享平台是数据云的一个经典的案例:该平台为三省一市各部门间构建了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通道,成为三省一市大数据归集、共享和应用的“神经中枢”,分散在各地、各部门的政务数据,在这个“神经中枢”归集,并根据各地、各部门的需要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实时“输送血液”。
截止今年 6月,长三角数据共享交换累计达 8.02亿条。在数据云的支撑下,数据的共享与开放为长三角区域企业和群众享受更多“同城服务”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财政票据共享和市民出行等方面的数据创新,真正意义上发挥了数据要素化对国计民生的支撑作用。
无疑,数据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融合,能激发出乘数效应,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数据要素与传统产业融合,将促进产业融合,衍生新的产业机会。数据要素化的稳步推进,数据云是稳定的支撑和持续赋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