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即将走进尾声,记者近日梳理多家外资机构市场展望时发现,外资机构普遍对2023年充满信心,一致认为中国经济复苏的积极因素正在汇聚,预计新的一年人民币兑美元将会走强,家庭消费将成为全年经济亮点,房地产市场有望在下半年迎来进一步复苏,关注双碳、ESG,以及养老金“第三支柱”带来的投资机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通胀压力较小货币和财政政策或将维持宽松

在经历了充满挑战的2022年,高盛研报表示,中国重新开放不仅将带来强劲的家庭消费反弹,这一趋势很可能成为2023年资产价格的主要驱动力。此外,预计中国股价会上涨,利率会小幅上涨,大宗商品需求会增加(尤其是能源),以及人民币兑美元将走强。

德意志银行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也表示,中国重新开放后,消费者物价指数将开始上涨。目前中国尚未受到全球通胀高企的影响,其综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在2022年始终维持在3%以下,核心通胀率在近几个月下降至1%以下。但当中国经济加快重新开放的步伐后,这种情况将发生变化,特别是餐饮、娱乐行业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的职位空缺或将激增,从而降低失业率,并推升薪资水平。不过,通货膨胀将不会飙升至过高的水平,压力较小,预计2023年平均CPI将为2.5%左右。

对于宏观政策,熊奕说,“中国经济活动在防疫措施优化的第一阶段仍将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迷,因而需要持续的政策支持。预计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力度在短期内仍将维持宽松。一旦中国经济在重新开放后稳步复苏,财政政策将比货币政策更快地常态化。若财政政策在经济复苏启动后率先收紧,货币政策可以保持宽松以实现政策平衡。”

“我们比市场预期更加乐观”,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日前在中国经济2023年展望分享会上表示,“我们认为中国会走出疫情,叠加房地产市场逐渐企稳,将会带动经济复苏。”

房地产市场将迎来利好

新的一年,房地产市场将会如何发展?多家外资机构认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多有改善,中国房地产有望迎来新一轮利好。

熊奕认为,近期中国房地产政策已显著放宽,助推经济复苏,也带来居民家庭储蓄增加,债务减少。虽然目前很多潜在购房者依然担心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及房地产开发商的信用度,但是在2023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有望迎来强势复苏。

富达国际基金经理Hyomi Jie也表示,中国房地产行业可能会带来上行惊喜。如果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进一步放松,将会稳定市场,推动全国住房需求提升,并在消费市场产生显著的连锁效应。

加速配置各类人民币资产

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态势明朗。从2002年推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再到沪港通、债券通和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计划落地,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持续流入中国市场。

在资金面上,国际金融协会(IIF)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月流向新兴市场的外资创下2021年6月以来新高。其中,流向中国股市的资金达到85亿美元,为2022年以来外资在中国股市的最大月度增幅。

施罗德投资集团首席执行官郝睿诚(Peter Harrison)表示,中国对外开放的态度,也增强了国际投资者的信心,促使其不断增加人民币资产配置,为中国经济进一步繁荣做出贡献。“今后我们很期待,中国不断推出有利于金融开放的创新试点计划,吸引更多外资关注中国这块投资热土。”郝睿诚表示。

在具体投资机遇上,郝睿诚认为,发展养老金制度是中国共同繁荣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看好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此外,他还认为,可持续金融将是另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领域,“正如上海‘十四五计划’所述,上海有志成为一个国际绿色金融中心,这符合中国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经济的承诺。投资界也将助力资金投向最能促进向零碳过渡的领域。” 郝睿诚说。

施罗德投资首席投资总监Nils Rode则表示,五个长期大趋势尤其会带来利好影响:气候变化及脱碳、科技变革、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人口老龄化,新兴市场和前沿市场增长。

摩根士丹利近日上调了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评级。高盛、摩根大通、花旗和美银等外资机构也纷纷在2023年的策略展望中表达了对布局中国资产信心。在具体板块上,多家外资机构表示,更看好专精特新“小巨人”和ESG等绿色投资,其中,在盈利增长、企业治理较好以及研发投入较高的企业,依然是中长期海外投资人非常看重的投资方向。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