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颜维琦


【资料图】

车行2000多公里,深入冷湖“北斗探青甘”,上海交大实践营走进青海省茫崖市冷湖镇,通过无人机测绘技术,对当地旅游景点等进行测绘和三维实景建模。选址调研、上传路线、起飞无人机、航拍测绘……“我们希望基于所学的知识,开展科技创新与科学研究,为当地旅游路线的设计提供专业支持。”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生景怡澜说。

今年以来,上海交通大学紧扣“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命线,坚持学思践悟,边学习对照、边调研转化、边检视整改、边建章立制,积极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践。

搭建阶梯式科研探索体系

今夏,长江出海口。在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的甲板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的70余名2023届本硕博毕业生以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向大学生活告别。

“雪龙2”号特色“大思政课”,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一次创新实践。4月以来,上海交大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研讨500余场次,班子成员不仅听取专家解读,还结合实际交流学习体会、提出工作思考,做到学思结合、学做贯通。学校领导班子、二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制定专题党课计划,面向全校讲授专题党课,以讲促学、以学促行蔚然成风。

学校聚焦“强国责任之思、时代使命之问”,开展“责任使命大调研”。记者了解到,针对学生成长需求,上海交通大学进一步系统谋划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完善构建了涵盖文、理、工、医等学科门类的七大试验班,通过交叉前沿的科研平台、“国之重器”的重要阵地,为学生搭建起从本科到研究生的阶梯式科研探索体系。

以基础筑基础,以拔尖育拔尖,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针对“如何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布局”问题,学校党委研究确定“李政道研究所、张江高等研究院基础研究新型研发平台建设”等作为强化基础学科人才引育工作的典型案例,破题基础研究的“大科学研究范式”,进一步推动传统学科转型升级、谋划布局未来新兴交叉学科。

打通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

至2025年,“大零号湾”基本建成,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家以上,区域产值规模达千亿元级;至2035年,形成万亿元市值的高技术企业集群,成为世界级“科创湾区”之一……这是上海发布的《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中提出的目标。

2015年,“零号湾”在紧邻上海交大的西北角启动建设,经过不断发展,最初的“零号湾”实现“从0到1”的跨越,拓展为“大零号湾”。

“交大将用两个‘一公里’把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贯通起来。一方面,跑好‘开头一公里’,发挥交大独特的科研优势,激发‘大零号湾’的创新策源能力;另一方面,打通‘最后一公里’,争做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的‘小岗村’与科技创新的先锋队,为‘大零号湾’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说。

学校坚持“发现问题、剖析问题、破解问题”的闭环设计,党员、干部带着课题前往政府部门、兄弟高校、重点企业、街道社区,寻觅改革良方、求取发展真经。围绕调查研究形成的任务清单,加快进行改革成果转化,加速形成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一系列实际举措。

对接教育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部署,上海交通大学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基础研究平台,集聚全球高层次人才,形成建制化有组织的战略科技力量;为加大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学校落地实施博士后“荣誉计划”,发挥博士后人才梯队的“蓄水池”作用。此外,“大海洋”“大健康”“大信息”“大零号湾”等面向未来的专项行动计划正在推进,以有组织的科研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用好每一方育人阵地

针对师生员工的烦心事揪心事,学校健全“书记校长信箱”等常态化长效机制,推进190余项实事项目,把一项项“急难愁盼”变成“满意清单”;针对学生成长需求,精心开展学业帮扶活动,激发学术志趣,打牢科研根基;医学院组织12家附属医院专家团赴云南开展大型义诊和健康宣教,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西部边远地区辐射……越来越多的师生员工感受到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推动下,包括建设上海“大思政课”整体试验区在内的各项举措相继落地。今年5月底,上海交通大学落实了首批兼职导师聘任、校地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等工作,构建起大学牵引、区域联动、大中小学贯通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课堂上,将定期有院士、知名教授、国家重点单位的科研人员与思政教师同台授课,引导青年学子坚定树立科研报国、学术强国的远大理想。

“上海交大聚焦前沿交叉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全面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将开展主题教育与服务国家战略相结合,以创新育人才、以人才促创新,努力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担当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表示。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24日03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