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和周五,在绵阳市游仙区绵山路社区,有这样一群人,成为了这个城市的独特风景——他们带着自己的理发设备,为附近老人义务理发。

随着来理发的老人越来越多,参与义务理发的志愿者也多了起来,“我们都是被钟大姐的精神感染到了,所以也加入到志愿服务队,帮助别人让我们很充实,一家人都充满正能量。”

群众口中热心的钟大姐,叫钟玉琼,今年68岁。从2008年开始,16年的时间里,钟大姐为2万余人(次)义务理发。

“以善为根,以爱为本,勤勉服务,乐于助人;不求名利,但求心安,传承家风,情暖人间。”钟玉琼的孙子王志恒,谈及奶奶,他说,传递爱心就是奶奶说得最多的“家训”。

一个人:“别人都可以,我也可以”

“2008年6月2日,到新桥片区开始志愿服务。”

“2018年12月28日,早晨6点出发,到观太敬老院为老人义务理发。”

“2020年4月18日,到碧水公寓为一位90岁的老党员理发。”

4本厚厚的日记本,简短的文字,记录了这位68岁老人用脚步丈量的公益服务之路。

1989年,钟玉琼前往广州学习理发技术。回到绵阳后,钟玉琼在绵阳师院外开了家理发店,别的理发店收费几元钱,她收费0.7元。1999年,钟大姐将店面搬到了绵山路社区,物价上涨,同行们收费涨到10多元,但她始终维持在2.5元左右。

开理发店期间,钟玉琼一直坚持低收费,甚至对于一些低收入的群体实行免费理发。“不是手艺不行,我带出的徒弟少说也有两三百,其中还有广元、广安、南充等地来的。我对他们的要求就是,学好手艺前一定要学会做一个好人!”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钟玉琼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一年,就在我的身边,有人在灾区志愿服务,干着‘大’事情,还有很多普普通通和我一样的群众,做着力所能及的‘小’事情。”

“别人都可以,我也可以!”2008年6月,钟玉琼毅然决然地关了自己的理发店,开始了一个人、一套理发工具、一个插线板、一个饭盒和一瓶水的公益理发“流浪”之旅。

“有一次走到一个村上,狗把我这个地方咬了,袜子脱了这里还有伤痕,我孩子把我送到医院去医好了,过后我就到民政局去开了各个敬老院的名单,就去联系,独自在敬老院理发有三年多时间。”钟玉琼说。

一家人:“奶奶的志愿精神,是一本生动的家书”

“妈妈出去公益理发,我还在上学,正是用钱的时候,发自内心的说还是不理解,她跟别人的妈妈不同,别人的妈妈干正事,她……”

“后来我出来工作了,更多的是担心,特别是下乡被狗咬了,很心疼,也经常劝她不要干了。”

“现在看到她干公益很开心,身边很多叔叔阿姨都加入进来了,作为儿女我们要支持,更何况她还影响了我、我的孩子、身边的很多家庭……”

工作之余,王森升都会带上儿子王志恒来看望母亲,一桌简单饭菜,其乐融融。

钟玉琼的老伴儿朱树全是绵阳第二纺织厂细纱车间的退休工人,自从理发店关门后,一家人的生活用度全靠他微薄的退休金。“我就说,你要是开起理发店,我们房子都装修了。”

“为了搞这个义务理发,都‘上瘾’了,理发店都不开了。跑到医院里面,养老院,给老太婆、老头子理发,她回来跟我说啊,看到这些人头发多长了没得人理,她理发都要几个人把那些患者支起来才有办法理,我说不怕传染到你吗?她就说看到了人家无助的场面,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事情。”

就这样,新华小区的居民王大爷,已90岁高龄,长期生病无法下床,钟大姐为他翻身、帮他理发,一坚持就是六年。绵山路社区李奶奶,行动不便,理发成了难题。钟玉琼听说了这事后,就主动承担下了这个责任,每次除了理发,她还会陪老人聊聊天,这一陪伴就是5年,直到李奶奶离开人世。还有很多老人,几年前走着到义务理发点理发,后来被人用轮椅推着来,再后来就是钟大姐上门理发……

2023年,老伴儿因为病毒感染,落下了严重后遗症,走两步就会摔倒。为了帮助他尽快恢复,每一天,钟大姐都会搀扶着他上下楼、在小区锻炼,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多。“感激她对我的照顾,到现在所有家务事基本上都她在做,就她这个义务理发的事情,以前说老实话心里还是不大舒服,但我得了病之后也感同身受,只要她愿意去做就对,我就支持她的工作。”

“她付出太多了,她对家庭、邻居、社区都是热心肠。”在钟大姐居住的银峰小区,邻居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以前老师让写有关家书的作文,奶奶没有给我写过信,也没有说出什么高大上的‘金句’,我就写奶奶做志愿的故事,我觉得她的这些故事就是最好的家书,值得我们一直读下去、传承下去。”钟大姐的孙子王志恒自豪地说。

一群人:“帮助别人,开心自己”

在绵山路社区钟玉琼志愿理发服务点,我们偶遇了正在理发的林剑,他是江苏人,退休前在科学城工作。“在这里理发已经四年了,原来只有两三个人,现在钟老师队伍有七八个人了。”在林剑看来,这样的一群人,除了帮助周围的群众,更重要的都有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大家都很受感染。

2014年,因为娴熟的技术、周到的服务,钟玉琼不仅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赞誉,日积月累,这份善举还感染了更多的人,大家纷纷加入,和钟玉琼一起组建了夕阳红爱心义务理发队。

“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和大家一起,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既帮助了他人,也快乐自己!”说起爱心义务理发队,钟玉琼表示:“现在还有20多个人,以前我们人多,现在这些人都老了年纪都大了,人家有的学会了回去给家里人或者家附近的人理发去了,学会了的就走了,新的又来了。这十几年前前后后来参与义务理发的大概有三四百人。”

李志芳,一位退休的质量检测员,去年的一天,她路过绵山路社区,看到一群人在为老人义务理发,顿时被这温馨的场景吸引。“我听说过钟老师免费给人理发十多年了,一直很佩服她。”李志芳回忆道,“钟老师不仅教我们理发技术,还经常跟我们分享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我觉得遇到了一个良师益友。”

在义务理发志愿者队伍中,还有一对让人敬佩的老夫妻——73岁的钟桂芳和70岁的刘云泉。他们已经坚持义务理发服务七年了。“我们不仅在这里服务,还去过绵阳东大桥、三医院、沈家坝、新桥城镇那些敬老院。”当被问到是什么原因让两人坚持这么多年时,钟桂芳说:“来这里不仅能帮助别人,还能跟大家聊聊天,日子过得很充实。”

时光不饶人,“下乡理发有些吃力了。”钟大姐有些无奈地表示。但是,在绵阳又活跃起了一支骑行志愿服务队,队员中很多人都是钟大姐的“传人”。

“我的手艺是跟钟大姐学的,这种志愿精神也是从她身上学习的,我们这些志愿者就像是一家人,我们也要传承好钟大姐的‘家风’!”骑行志愿服务队队长刘年金乐呵呵地说。

“我们享受了服务就应该感谢服务,也要力所能及回报社会,传承钟大姐的这种精神。”“钟大姐的好家风应该在更多家庭传承!”市民们纷纷表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