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剧由河北无极籍剧作家田运章同名小说改编,并由田运章担纲总编剧。数据显示,从11月13日登陆CCTV8黄金档,到11月27日收官,《故乡的泥土》在整个播出期间创下了多项记录。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认为,“扎实的文字性,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是剧集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该剧总导演习辛表示,在田运章作品里,有赤子的情怀和泪水,更有对农村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期待。
《故乡的泥土》剧照。片方供图
据介绍,从1975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诗歌、散文和小说的创作至今,剧作家田运章的写作体量,保守估计逾千万字。
谈及《故乡的泥土》的创作初衷,田运章说:“我从小拾柴火、砍草长大,家乡无极的土地可以说是我的生命、我的根。虽说进城多年,却无法切断与农村的联系,自此便立志将亲身经历记录下来。”“生活是创作之源”,田运章把对故土的眷恋,对时代变化的观察,通过文学语言,深沉而又细腻地表达出来。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田运章调任当地电力局,出于工作原因,他几乎每周都要下乡进村,正如田运章所说,作为一名“骨子里的农民”,他走遍了无极县,对河北农村生活习惯和语言逻辑有了解,因此在其后来的创作中,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的剧本,都体现出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带有鲜明的河北印记。“我最喜欢讲的是河北故事,我的根在这里。”田运章说。
为在《故乡的泥土》中展现河北特有的风土人情和乡村风貌,田运章将河北梆子、无极饸饹、赞皇土布等河北元素融入其中。在语言艺术的运用上,田运章采用了大量带有冀中平原特色的方言,来展现乡风乡韵,典型的“沾”“揍吗”等河北土语随处可见。
对于田运章来说,在一部作品里,仅有文化特色远远不够,他表示,自己更注重作品主题的厚重性。在《故乡的泥土》里,田运章将主题的厚重锁定在土地和粮食之间的本质关系上。通过滹沱河沿岸的巨大变迁,反映农村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和伟大成就,通过小人物的奋斗故事,折射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2月2日,《故乡的泥土》在CCTV1下午档开始两集连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