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领导台上讲、干部台下听”的传统开会模式,12月25日召开的市委工作务虚会让人耳目一新:市领导上台用PPT作演讲,并回答提问,现场洋溢着浓浓的现代企业管理风。

开会模式的改变,折射出今年资阳抓经济促发展的特点: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以改革创新增强动力活力。

中国牙谷科创园。全媒体记者 秦建华 摄


(资料图)

穿越风雨,迎难而上。一年来,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全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经济指标在全省排位靠后的局面逐步改变,临空经济区和高新区的大企业、好项目纷至沓来,资阳的发展动力更强、后劲更足。

“稳”的基础不断加固

经济增长逆势上扬

多项经济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呈现“6高4升”的特点,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的幅度和在全省排位均创2016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全市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

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面对外部环境风高浪急、宏观经济承压加大、疫情形势复杂多变、高温干旱极端天气等困难挑战,底子薄、负担重、体量小的资阳,如何迎难而上、坚定前行?

回首来时路,虎年第一个工作日,市委就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向全市发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奋勇争先、力争上游”动员令。

立足“快”与“早”,变起步为起跑,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助企业、稳增长!

稳增长关键在稳投资。我市开展“项目突破年”活动,坚持大中小项目并举,完善落实市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红黑榜”等机制,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竞进拉练等活动,推动新建项目尽早开工、在建项目提速增量、竣工项目投产达效,尽快形成更多投资量实物量。

9个月建成占地990亩的“公园城市里的山水美院”,资阳方特项目23天完成考察签约、71天完成场平工程,创造了重大项目引进建设新的“资阳速度”……1—11月,我市13个省独立考核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7.5%,287个市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盯着项目干,围着企业转。面对疫情多轮冲击及高温限电等影响,我市迅速反应、科学施策,打出助企纾困政策“组合拳”,打响产业链供应链“保卫战”,努力保持经济发展活力。

建立重点工业企业发展工作专班,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及时援企稳岗,市领导“早餐会”实打实解决企业诉求,派出“电保姆”团队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打赢高温限电保生产攻坚战,“防疫泡泡”保障重点企业正常生产,“四上企业”全覆盖走访调研帮扶……一年来,我市多措并举稳住市场主体,千方百计援企稳岗,帮助企业努力把时间抢回来、把进度赶上来、把损失补起来。

特别是今年8月,面对高温限电,我市提前调峰抢空间,确保中车资阳机车、爱齐科技等重点企业避峰供电保生产,组织百威啤酒等82户工业企业自发电,276户企业复工时间早于全省,复电范围宽于全省。

1—11月,全市市场主体净增加20419户,总量增长16.7%,增速居全省第1位;全市新入库“四上”企业74户,增长124.2%;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户,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户;全市工业投资增长30.2%,增速居全省第2位,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9%,增速居全省第7位。

“进”的动能加快集聚

“三件大事”打开发展新局面

底架接线区、打包区、成品区、测试区已经划分完善,工人们在各自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与时间“赛跑”……目前,位于资阳临空经济区(清泉)智能制造产业园的高仙机器人生产基地已生产出5台型号为scrubber50的机器人,投产时间比预计的2023年3月提前了3个月。

高仙机器人项目是我市依托“资本招商”引进投产的优质项目,将引领带动我市智能制造产业迅速发展。

不靠海不沿边,资源要素十分有限的资阳,如何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市委读书班及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凝聚起全市上下的共识: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以改革创新增强动力活力,集中力量抓好推动临空经济区和高新区加快发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三件大事”。

“西进优先”。我市把临空经济区和高新区作为成资同城化发展的主阵地,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构建两区协同发展格局。

资阳临空经济区已形成15分钟到天府国际机场、40分钟到成都主城区、90分钟到重庆的快速通道。临空产业新城、临空高铁新城、天府国际艺术城、雁溪湖起步区内部骨干路网加快建设,正在逐步实现内部设施组团畅联。

变“项目等土地和厂房”为“土地和厂房等项目”。资阳临空经济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三草湾片区完成5000亩场平,清泉片区建成标准厂房16万平方米;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园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加快规划建设。新签约引进产业项目44个,总投资180.1亿元。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一手抓存量、一手抓增量”,聚焦“产业、企业、项目、园区、要素”,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再造一个“工业资阳”。

中国牙谷新引进口腔企业24户,累计达106户,口腔类园区规划和建设面积、口腔产业链完整度、隐形矫正器产量成为“全球第一”。

资阳机车HXN6型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电混合动力机车首次实现商品化销售,国内首台齿轨列车下线、填补了我国齿轨交通领域的空白,现代商用车取得氢燃料载货汽车生产资质。

今年新建天然气生产井15口,1--11月产气53亿立方米、增长23%。新引进落地越凡创新人工智能等10个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成渝电子信息创新创业园实现满园入驻。

2022年,我市把国资国企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聚焦“两降两提两做”,着力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实体化转型,1—11月,市属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实现翻番,利润总额增长超过五成。

用市场逻辑谋事、用资本力量干事。我市充分发挥市属国有企业“开路先锋”和“排头兵”作用,设立重点产业基金和医疗器械产业基金,大力推进“资本招商”,以投行思维选择项目、以客户思维服务企业、以工程师思维解决具体问题,招商引资质量明显提升。

2022年以来,我市新签约项目159个,新投产招商项目25个,其中资本招商项目签约19个、在谈项目15个、储备项目6个。

全媒体记者 李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