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产业盘子能不能持续做大,国资国企的发展是基础。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资国企改革工作,鲜明提出“国企强则资阳强、国企弱则资阳弱”“市属国企是资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开路先锋’和‘排头兵’”的战略定位。

这样的战略定位并非凭空而来,而是过去一年实践探索酝酿而成。


(资料图片)

“2022年国企国资工作我们取得了‘两个翻番’‘五个增长’‘一个下降’的改革成效。”12月25日,在市委召开的务虚会上,市委副书记、市国资委党委书记赵浩宇通过PPT重点展示了国资国企和投资促进工作,直观的数据对比和图表分析清晰地展示了过去一年来之不易的成绩。

国企资阳发展集团的招商速度,也能佐证今年我市国企改革的成效。

11月4日我市资本招商项目推进工作会以来,资阳发展集团坚持大中小项目并举,强化区企协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扎实推动资本招商项目落地见效。截至目前,洽谈资本招商项目共计45个,已签约项目18个,项目总投资约232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301亿元,实现税收约18亿元。

而对于即将到来的2023年,资阳明晰要确保各项工作全面稳定进入全省第一方阵,部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报告中指出,2023年要攻坚克难深化“三项改革”,其中一项重要改革任务就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为此,在12月29日举行的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黄义学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市国资委定下来2023年实现“两个突破一个翻番”的发展目标,即资产总额突破千亿,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利润总额翻番,推动资阳发展集团入围“川企百强”。

“目标”已定,那么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又有哪些重点和难点?发力方向是“撒胡椒面”还是“捏指成拳”?

对此,黄义学表示,2023年,市国资委将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以构建“雁阵格局”为重点持续深化改革。构建以资阳发展集团为“头雁”的“1+N雁阵格局”,实施集团化管控、实体化运作,做实“五大中心”,赋能人才、科技、资金、政策等发展资源,充分发挥资产资源运作能力,授权放权部分国资监督考核职能,以发展集团为中心做大资产、做强产业,带动其他市属国企协同发展、集群发展。二是围绕市委“三件大事”强化项目支撑。聚焦建设成都都市圈现代化产业新城和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示范区建设,强化抓项目促投资,加快推动市属国企由“重基建、重融资”向“重产业、重投资”转变,市属国企2023年拟纳入市级重点项目53个,年度计划投资109.6亿元,占全市重点项目的29%。市属国有企业计划在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围绕“智谷、艺谷、牙谷”建设招商,实施项目投资70个,计划投资97.7亿元,占全年投资计划的60%。计划实施工业及其配套项目17个,计划投资35.93亿元,占全年投资计划21.13%。三是强化资本招商推进市场化转型。依托产业基金,以股权投资招引项目,采取资本并购、基金投入等方式开展多元化战略投资,切实提升市场化、实体化水平。加快资本招商成果转化,坚持大中小项目并举,突出项目质量,以投行思维选择项目,以客户思维服务企业,以工程师思维解决具体问题,引进更多具有引领性、支撑性作用的重大项目特别是产业项目,确保“月月有签约、月月有开工”,以产业发展实现国企价值链提升。四是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资金保障能力。2023年是“项目年、投资年、并购年”,提升市属国企资金筹措保障能力尤为关键。我们将继续用好产业基金杠杆效用,通过母子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扩大与“工银投资”合作范围,增加“债转股”投放额度。收购1-2户上市公司,提升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能力。以提升资阳发展集团AA+,市城建集团AA评级为核心,扩大债券销售,通过包装经营性项目为抓手,增加项目贷款额度,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重大产业发展资金需求。

全媒体记者 李小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