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林罡将目光聚焦在了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方向上。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带去了《防范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加强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股权监管》《关于建设全国性天气期货交易所》三项提案。


(资料图片)

在林罡看来,稳妥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建立健全金融稳定长效机制,对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发展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他建议,坚持从源头入手、改革化险一体推进,拓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资本补充渠道,严格规范股权管理。拓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渠道,逐步构建不良资产市场统一监管框架,建立全国统一的不良资产交易平台,持续做好地方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工作。

此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林罡还基于对行业的深入观察以及四川银行成立以来的发展实践,围绕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话题分享了看法。

如何支持实体经济? 数据信息共享和政策传导是关键

林罡表示,小微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痛点,有效的数据信息共享和政策传导是关键因素。

他分析称,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

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经营规模较小、经营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等原因,导致金融机构在获得有效信用信息数据方面,需要更大资源投入;

另一方面,在疫情的冲击下,小微企业同时面临成本上涨、市场疲软、现金流紧张、用工短缺等多重困境,且缺乏有效的抵质押资产,导致第二还款来源不具有保障性。

林罡指出,中小银行作为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主力军,更要通过自身金融服务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提升,对症施策,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痛点。

据了解,截至2022年末,四川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27.97亿元,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8.69亿元,较年初增长101.93%,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48.58个百分点。每经记者注意到,这一增速也显著高于2022年我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23.6%的整体增速。

中小银行如何改革化险? 建议建立长效机制

谈及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林罡分享了四川银行的改革及发展经验。

据了解,四川银行成立于2020年11月7日,是四川省首家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行,注册资本金300亿元,位居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前列。

四川银行成立后,紧紧围绕四川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在服务全省经济大局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末,该行资产总额达到2472亿元,较开业时实现翻番;主动授信覆盖四川省21个市(州)超7200亿元,累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超过2400亿元。

稳妥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建立健全金融稳定长效机制,对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发展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林罡建议,坚持从源头入手、改革化险一体推进,拓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资本补充渠道,严格规范股权管理,对股东资质和持股情况进行穿透式监管,做好关联交易管理,防止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问题。

他还强调,要拓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渠道,逐步构建不良资产市场统一监管框架,建立全国统一的不良资产交易平台,持续做好地方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工作。

对于当前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工作,林罡建议建立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长效机制,引导中小金融机构聚焦主责主业,找准发展定位,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提升经营能力,增强风险防范的内生机制,不断夯实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的微观基础。

同时,他表示,分类施策、兼并重组已成为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和改革的主要方式,建议加大对改革重组银行风险处置模式推广力度。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