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简称“措施”)的通知,其中再度提及楼市相关信息。这是继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住建部表态后,国家发改委再次提及“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进入下半年后,楼市刺激政策不断,楼市真的要迎来大变化吗?
【资料图】
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
今年以来,中央曾两次提及“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提到“城中村”改造:
●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
●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
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中提到:
●要坚持稳中求进、积极稳妥,优先对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进行改造。
●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要坚持城市人民政府负主体责任,加强组织实施,科学编制改造规划计划。
●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高效综合利用土地资源,统筹处理各方面利益诉求。
●把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好。
●积极创新改造模式,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努力发展各种新业态,实现可持续运营。
城中村一直是许多新市民、青年人以及外来人口选择的居住地,但与此同时城中村又是发展薄弱、公共服务较为短板的区域。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在超大特大城市推动城中村改造能够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对接起来,解决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8天内三提支持“住房需求”
7月24日至7月31日,近期官方密集表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
●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7月27日,据新华社报道,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企业座谈会,会上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要继续巩固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态势:
●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
●继续做好保交楼工作,加快项目建设交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7月31日,发改委发布恢复和扩大消费二十条措施,在房地产方面,重点提出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这和之前中央政治局所提出的政策支持方向一脉相承。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
●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发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在老旧小区改造和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中的作用,继续支持城镇老旧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
●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
●持续推进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支持7度及以上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鼓励同步开展农房节能改造和品质提升,改善农村居民居住条件。
这次城市更新会影响房价吗?
从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到住建部、发改委等多部委释放的积极信号,一系列政策部署直指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品质。同时,作为拉动投资的重要抓手之一,一系列举措将激发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的活力,带动有效投资和消费,对稳增长、惠民生意义重大。
据统计,至本月末,北京、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已相继表态。预计后续核心一二线城市的政策有望逐步优化。值得注意的是,从政策出台到销售端见效仍需时间。
那么,此轮政策刺激,是否会提高房价呢?
其实,盘点相关文件会发现,此轮政策刺激,更偏重的是改善居住条件,进而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住房供给。4月底举行的政治局会议也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在住建部7月5日发布的《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中,也再次重申了“防止大拆大建”的底线要求。在“防止大拆大建”和“房住不炒”的框架下,预计不会明显推升当地房价。
在深圳从事城中村改造项目十余年的广东君言律师事务所律师叶智锷看来,“城中村改造,对于建筑工程、装修、家电等产业链的上下游会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能惠及更多的行业和从业人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赵秀池也持同样的观点:由于城中村改造,新建了大量住房,增加了住房供给,而住房需求没有明显增加,预计房价不会带来大的波动。
编辑:李然 冯世娟
资料来源:新华社 经济日报 中国新闻周刊 广州日报